周平看着赵铭,眼中满是犹豫,缓缓说道:“赵使者,您的好意我明白。只是谢郡守对大梁朝廷忠心耿耿,骤然让他投降,他恐怕难以接受。而且,我等身为他的下属,也不能擅自做主啊。”
赵铭点点头,说道:“周管家,我理解您的顾虑。但如今的形势,您也清楚,大梁朝廷气数已尽,这是不争的事实。
继续抵抗,只会让更多人白白送命。您对谢郡守忠心,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北幽关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您不妨在谢郡守身边,多说说归降的好处,让他明白,这是为了北幽关上下所有人着想。”
周平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他抬起头,看着赵铭,缓缓说道:“赵使者,您让我再考虑考虑吧。此事关系重大,我不能立刻给您答复。但您放心,我会认真思考您说的话。”
赵铭知道不能逼得太紧,便说道:“好,周管家,您慢慢考虑。我相信您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野山参您就收下,无论结果如何,就当是我对老人家的一点心意。”周平感激地看了赵铭一眼,最终收下了野山参。
赵铭见状,心中稍安,又与周平聊了几句后,便起身告辞。
离开周平家后,赵铭深知,虽然周平没有当场答应,但事情已经有了转机。
只要周平愿意认真考虑,他就有信心说服周平,进而影响谢云廷做出归降的决定。
此刻,夜幕已经降临,赵铭望着满天繁星,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能如他所愿。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在驿站房间的地面上。
赵铭刚刚用过早饭,正坐在桌前,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书卷。
这时,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侍从进来通传,说是京城前来送东西的驿站官吏求见。
赵铭微微一怔,旋即放下手中的书卷,说道:“快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驿站官吏走进房间,恭敬地向赵铭行了礼。赵铭打量了他一番,只见他神色略显疲惫,想来是一路奔波,颇为辛苦。
赵铭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此次从京城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了。不知京城最近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驿站官吏赶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的话,京城最近最大的事,便是陛下举行登基仪式了,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也。”
赵铭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急切,连忙追问道:“哦?快,仔细说说?”
一幅坐等吃瓜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