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人情很重要2(2 / 2)

而最终的打探结果,就让他有些哭笑不得。三个野战旅中,有两个是他起家的部队----刘二柱的第四旅和詹迎德的第六旅;至于十一个基干团,也都几乎个个和自己沾亲带故,要么军事主官是从鼓山走出来的,要么部队的兵源来自六分区武安。

“这老陈旅长是吃定自己了!”孙义成嘴上虽然说着抱怨的话,但内心还是很高兴,又可以帮助自己的部队了,他的空间里,可是有不少从贝加尔湖地区弄来的苏军装备,正好可以给刘二柱他们。

二战时期,苏联军队一直是大炮兵主义的坚决执行者。苏军部队中,火炮是最主要的装备。以步兵师为例,一个步兵师就装备有两个火炮团和两个特种炮营。

火炮团分别为一个加农炮团(装备36门76毫米加农炮)和一个重炮团(装备36门122毫米榴弹炮和12门152毫米榴弹炮)。

另外还有一个反坦克炮营(装备18门45毫米反坦克炮,用于对抗装甲目标)和一个高射炮营(配备12门37毫米高射炮和4门76毫米高射炮)。

单单是师直属炮兵部队中各种火炮数量就超过了120门。

步兵团炮兵有一个?反坦克炮连(配备6门45毫米反坦克炮)和一个?迫击炮连(装备4门120毫米迫击炮)。步兵营炮兵有一个?反坦克炮排(配备2门45毫米反坦克炮)和一个?迫击炮排(装备4门82毫米迫击炮)。

这是火炮,至于机枪就更多了,在四一年的时候,一个苏军营里面,营属机枪连就有12挺中型机枪,连里有12挺轻机枪和两挺重机枪。

孙义成上次在贝加尔活动区和赤塔地区零元购,得到这些火炮和机枪,数以千计万计,留着也没有什么用,给刘二柱他们正合适。

当然,他也不会放肆到什么都不忌讳,只会挑最适合的装备给他们,不过要是老战友开口指定要一些装备的话,他还是会给。

三月二十三日,在榆社县社成镇,孙义成和从黎城方向赶来的刘二柱见了面。两个好兄弟好朋友见面,自然免不了亲热一番,好酒好菜同样少不了。

知道刘二柱现在是八路军野战部队主力旅的旅长,孙义成很是为他高兴,席间自然也少不了对留在武安的老朋友老部下的一些了解。田书记(田裕民)现在在太行第五专区任行署专员,吴老师去了延安学习。

分别之际,孙义成为刘二柱的部队准备了36门76毫米加农炮、12门152毫米榴弹炮、18门45毫米反坦克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炮全为苏制,每门炮都配备了三个基数的弹药。

本来他还想给好兄弟留下一个高射炮营,用来对付鬼子的飞机,可一想现在的天空,一般情况下都看不到日军飞机了,再配备高射炮作用不大,反倒增加了部队运输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