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朝会(中)(1 / 2)

“诸位爱卿平身吧。”

刘协双手虚托。

“谢陛下。”

百官起身。

张让见流程走完,开口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百官的眼睛齐刷刷的看到张新身上。

张新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

“臣张新有本奏。”

“大将军请讲。”刘协连忙说道。

“三辅之地,久经战乱......”

张新打开竹简,巴拉巴拉。

奏疏很冗长,但简单来说,眼下有几件要紧的事需要马上去办。

一、关中各郡县长吏若有空缺者,朝廷需要及时填补。

二、招徕流民回乡,重新统计户籍,丈量土地,准备明年春耕。

三、董卓迁都时,曾迁河南百姓入关中,导致数百里河南之地荒无人烟。

如今关中已定,该把这些人口重新迁回去,充实河南了。

眼下距离春耕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这三件事又都很要紧。

所以张新提议,今年过年不放假,百官全部加班。

“诸位爱卿都议一议吧。”

刘协听完之后说了一句,随后便神游天外,想着今天下朝之后该玩些什么。

反正他现在年幼,无法亲政,这些事和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百官各抒己见。

首先便是各地官员。

张新举荐了三人,以贾诩为京兆尹,段煨为弘农太守,戏忠为河东太守。

京兆之地,都城所在,其重要性不必多言。

弘农掌握崤函古道,是从雒阳进军长安的主要通道。

河东则是由于轵关陉的原因,也是一个战略要地。

张新掌握了这三郡,就相当于掌握了随时进出关中的通道。

因此这三个郡必须要用自己人。

贾诩给后人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老毒物。

可实际上,李傕掌权时,长安朝廷全靠贾诩周旋,才能勉强维持稳定。

因此他在朝廷里的名声很好。

他出任京兆尹,百官无人反对。

段煨虽是西凉军,但他屯驻华阴之时,约束军纪,与民休息,名声也很不错。

他做弘农太守,也没什么人反对。

然而......

“大将军,戏忠何人?”

有官员开口问道:“是何地名士?我等为何没有听说过。”

张新将戏忠的来历说了一下。

“戏忠此人,军政双全。”

“如今匈奴、鲜卑肆掠,并州之地大部已非朝廷所有。”

“河东勾连并州,乃长安东北之屏障,非如此全才不可镇守。”

百官闻言有的点头,有的依旧面带疑虑之色。

戏忠,一介无名小卒,他真有做太守的能力么?

“大将军欲任人唯亲乎?”

朱儁表示不服,“听大将军先前之言,戏忠只是在你麾下做了几个月从事而已,并无其他履历。”

“如此战略要地,大将军不交给有才有德之人镇守,反而交给亲信,如何服众?”

“举贤不避亲,太尉是觉得我没有识人之明么?”

张新淡淡怼了回去。

朱儁一下就没话说了。

张新若没有识人之明,如何能做出如今这番功绩?

“陛下。”

张新看向刘协,躬身一礼。

“臣愿为戏忠作保。”

朱儁看向淳于嘉。

兄弟,说句话。

淳于嘉想了想,没有开口。

反正人是张新举荐上来的,将来若是出了事,也是张新担责。

他操这份心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