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送礼(1 / 2)

(这两章比较连贯,一起发)

大将军府。

张新坐在堂中,看着案上的大将军印,微微皱眉。

“我还没正式上任,就这么急着开始制衡了?”

张新心中思索,“是大侄子的意思,还是汉室那帮老臣的意思?”

蔡邕德高望重,又有此次护驾之功,得个三公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刘协升他做司徒,也是在向张新示好。

淳于嘉汉室老臣,资历很深,且原本就是三公。

他调任司空,录个尚书事,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反正这老头除了资历以外,一辈子也没啥拿得出手的政绩,能力就那么回事。

况且以他的年纪,最多再干两年就得退休了,对张新没有丝毫威胁。

可朱儁......

这老彩笔做个太尉也就罢了,凭啥参录尚书事?

虽说多了一个‘参’字,让朱儁只有参与建议之权,而没有最终决定的权力。

但朱儁若是和淳于嘉合起伙来反对,张新的政令也无法推行。

不得不说,这套制衡的手法十分精妙。

先给颗糖,再敲打一下。

既不会让张新觉得过于难受,也能在关键时刻阻挠张新对汉室不利的决策。

“应该是汉室那帮老臣的主意吧......”

张新思来想去,觉得以大侄子的年纪,即使经历丰富,也很难制定出尺度如此合适的策略。

淳于嘉和朱儁的任命,是在张新刚刚接旨,还没正式上任的时候颁布的。

这个时间点卡的非常巧妙。

若等张新正式上任,他一定不会同意让朱儁参录尚书事。

可若是在张新回朝之前任命,则没有了敲打的效果。

那帮老臣故意卡在这个时间点让刘协下诏,明显就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敲打,那也得有实力,才能叫做敲打。”

“没有实力,胡乱敲打,那就是自取其辱了。”

张新摇摇头,将此事暂时放到一边,起身换好官服,进宫谢恩。

他刚刚入朝,天下无数眼睛都在盯着他,暂时不好有什么动作。

况且现在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精力去和那帮老臣争权夺利。

且看吧......

反正大军在他手里,那帮老臣还能翻了天不成?

至于郭嘉,张新并不担心。

郭嘉出身寒门,这就注定了,汉室那帮老臣不会让他走到高位。

以他的聪慧,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

在池阳待着的这几天里,麴义率领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长安城外。

后续的大军也在陆续往长安方向赶。

麴义没有张新的命令,不敢擅自进入都城,只能暂时驻扎在长安城外等候。

好在张新临走之前,交代了郭汜好生接应,城外又有李傕留下的大营,麴义麾下的士卒倒也不至于没地方住。

张新进宫面见刘协,谢了恩之后,就算是正式上任了。

随后他立即通过尚书台下发了一道任命。

以麴义为城门校尉,领兵进城,接管长安城防。

郭汜和他的西凉兵则是退出城外。

如此一来,长安城内除了皇宫,就都是张新的人了。

接着,一道道命令如同雪片一般,从大将军府发出。

令关羽领兵五千,屯驻河东。

朱灵领兵五千,镇守陕县。

青冀二州征召来的屯田军原地待命,等过完年,领了赏赐之后,回去种田,免得误了春耕。

其余各部,包括匈奴、樊稠、张济、段煨等人,皆来长安。

......

张新上任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许多官员在得知消息之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纷纷登门拜访。

大将军府外一时车水马龙,到处都是朝廷官员。

他们都想攀一攀张新这条高枝。

“长安新定,诸事繁杂,大将军实在是没有时间会客。”

典韦领着亲卫堵在府门口,不断高声呼喊,劝退这些官员。

“眼下关中共有大军二十余万,若是一个处理不好,极易酿成兵变。”

“诸位也不想乱兵再来攻一次长安吧?”

“还请诸位大人都回去吧。”

“大将军劳苦功高。”

有官员听完之后,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提着礼物来到典韦面前。

“既然如此,下官就不打扰了,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将军笑纳。”

说着,官员就把礼物往典韦怀中塞去。

在礼物的最上方,还有这名官员的名刺。

“你干嘛?哎哟!”

典韦后退两步,“大将军不收礼,请这位大人回去吧。”

“大将军清廉,我等皆知。”

这名官员笑道:“这位将军莫慌,匣中并非什么金银财宝,只是一些滋补之物而已。”

“大将军远征勤王辛苦,这刚一回朝,又要操劳政务,如此劳累,身子怎么受得了啊!”

“这些滋补之物,还请将军收下,给大将军补补身子吧......”

“是啊是啊。”

周围的其他官员纷纷附和道:“大将军身系国家,我等带的都是滋补之物,请收下吧。”

“这......”

典韦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只能派人去向张新通报。

这些人都是朝廷官员,铁了心的赖在这里不走,他也没有办法。

总不能一戟一个,全给宰了吧?

“唉,我最烦应付这种事了。”

张新得到消息,从竹简堆里抬起头来,无奈的来到门口。

“开门。”

大门打开。

官员们看到张新,七嘴八舌的喊了起来。

“下官拜见大将军。”

“区区薄礼,还请大将军笑纳。”

“为大将军贺。”

“大将军......”

“大什么将军啊?尔等还有没有责任心了?”

张新站在台阶之上,双手叉腰,“这么多车马堵在街道之上,旁人还要不要过了?”

“尔等不上值,旁人还要上值的,都回去!”

张新说完,转身就走。

“大将军,大将军......”

官员们纷纷出声。

张新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

“关中残破,百废待兴,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正等朝廷安置。”

“尔等衙署中的事情都做完了吗?”

“啊这......”

官员们面面相觑,低头不语。

现在大事小事屁事一堆,哪里做得完?

“事没做完,不赶紧回去上值,来我这里作甚?”

张新破口大骂,“我看朝廷就是对尔等太过宽容,才让尔等如此放纵!”

“传我命令,自即日起,各衙署严格执行点卯。”

“若有迟到、早退、无故不来者,第一次罚俸一月,第二次罚俸半年,第三次罢官去职,朝廷永不录用!”

“现在,尔等立刻马上,给我滚回去干活!”

张新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