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陈向北这一刻气势确实得到了改变。
之前他只是想着对抗别输。
现在他想的却是怎么赢!
输跟赢的区别,就是陈向北心态的变化,哪怕后面追赶的阿隆索跟汉密尔顿这种神级车手。
这场比赛,我要赢!
三辆赛车风驰电掣,阿隆索不断利用抽头攻势对陈向北发动进攻。
实话,这一刻陈向北的压力,要超过之前防守舒马赫。
如果不是心态上面的改变,他根本就挡不住阿隆索。
要知道阿隆索对于进攻距离,以及尾流效应的把控,已经远远的超过任何车手。
记错,是任何车手!
哪怕就是后世来到了拥有DRS的混动时代,阿隆索也是为数不多能依托常规尾流弹射效应,赛道上面硬吃对手的车手之一。
另外一个则是汉密尔顿。
只不过汉密尔顿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跟学习能力,很明显要超越阿隆索这种oldschool(老学院派),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成为七冠王的原因。
极致的操控技术施展是阿隆索的特色,也在后世成为了他的桎梏。
当混动模式成为主流,当赛车模拟器成为训练方式,当DRS改变了超车方式,阿隆索很多情况下不可避免的跟时代有些脱节。
能依然屹立在第一梯队,纯粹是靠个人硬实力。
换作其他车手,恐怕早已经被时代给淘汰!
与此同时阿隆索的内心里面,也是充斥着震惊跟不可置信。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舒马赫前面没能超越陈向北,佩雷兹的追击跟牵制只占据部分因素。
根本因素在于这个中国子的速度跟强硬。
完全看不到任何新手的影子!
认真其实阿隆索之前跟陈向北交手过,并且还被对方给超车了。
但那一次阿隆索别拿出十成功力,就连五成功力都没有释放,更多是在完全没有防备的状态之下,陈向北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超车线路,整个过程平淡寡味。
别阿隆索自己,就连外界也不认为他挡不住陈向北。
更多是意外中国新秀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意外开创了一条全新的超车路线。
现在的情况跟局势则截然不同,阿隆索知道自己拿出了怎样的竞技状态,后车汉密尔顿更是放弃了进攻,选择坐山观虎斗等待着渔翁得利的时刻。
简单点来,阿隆索就是在跟陈向北1V1。
1V1超不过去,再加上这一站法拉利赛车也不比HRT赛车弱,让阿隆索找不到任何借口。
中国子不再是什么菜鸟跟弱者,他已经强大到足以跟自己匹敌的程度!
第41圈、第42圈、第43圈……
阿隆索就这么跟在陈向北的车后,万众期待的超车画面并没有出现。
并且随着轮胎达到工况温度,陈向北的防守变得愈发的从容,双车从激烈的颤抖变成了一种诡异的巡航状态,阿隆索已经无法在速度上绝对领先了!
“前有舒马赫,后有阿隆索,以前只知道陈向北的进攻,没想到他防守也能这么厉害。”
“陈向北就是六边形战士,他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短板!”
“北,干的漂亮,继续这样阻挡下去!”
“如果连阿隆索都超越不过去,那么没有人能威胁到北。”
“陈向北的防守就是新一代的钢铁长城!”
完美的防守令现场观众惊叹,并且舒马赫跟阿隆索这两位历史级车手的身份,更是凸显了陈向北的含金量。
只是现场观众没有注意到,还有一支车队的氛围越来越紧张,那就是前面领跑的红牛车队。
凭借着升级套件,以及没有短板的赛车研发,红牛车队在灵岩这条高低速复合赛道上面大展神威,称之为遥遥领先的“火星车”毫不过分。
前期超越汉密尔顿跟阿隆索之后,两辆红牛赛车就进入了长距离巡航状态,没有任何赛车能够威胁到他们的位置。
本以为这场比赛会以红牛车队一二带回平淡结束,谁都没想到陈向北通过双车战术以及u硬生生的追了上来。
目前他的车距,相差第二名的韦伯仅剩下26秒。
要知道韦伯还需要再进站一次,意味着实际上双车差距已经不到2秒!
后世网络上有句话形容商战,叫做老大跟老二干仗,结果把市场老三给干没了。
赛道上陈向北疯狂推进想要摆脱阿隆索,结果跟韦伯的车距越来越短,已经快要追平整整一个进站窗口期。
并且选择二停战术的韦伯,他换上的这套中性黄胎也跑了二十多圈,早已经过了抓地力的峰值,目前单圈速度要后陈向北一秒以上。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最多还有两圈,韦伯要是还不进站换胎的话,就将再次出现被陈向北u(战术超车)的场景,换胎出站自动来到陈向北的车后。
“霍纳,我要求进站换胎。”
意识到局势陡然恶劣,韦伯毫不犹豫的按下了无线电通话键,主动向车队请求进站换胎。
原本计划是赛程剩下最后八圈进站,刚好可以利用软红胎的全部寿命峰值推进。现在陈向北追击的速度太快,韦伯被迫改变战术方针,提前两圈进站换胎。
虽然相比较原计划差了两圈,但是考虑到临近比赛结束,赛车燃油已经消耗的差不多,整体车重减少了数十公斤,多推进两圈依旧在安全跟合理的范围之内。
就在韦伯请求车队的同时,维特尔也按下了方向盘上面的语音通话键。
他跟韦伯始终保持着开火车的巡航状态,两辆赛车大多数时间相距在1秒以内,意味着如果韦伯要是陷入被战术超车的风险之中,那么维特尔也好不到那里去。
既然如此,进站换胎就必须要提前进行。
听着耳机里面两位车手的请求,红牛领队霍纳此刻陷入了犹豫之中。
正常情况下遭遇这种情况,想要不厚此薄彼那就只能双车同圈进站换胎,谁跑到前面谁先进,谁在后面谁后进,各凭本事没什么好的。
可问题是红牛是一支争冠车队,双车同圈进站出现失误的风险很大,任谁成为管理层都不会去冒险。
“领队,我们应该怎么做?”
红牛首席比赛工程师莫纳安把目光看向霍纳,朝着他询问了一句。
谁先进站,就意味着谁有更大几率成为冠军。
相反后进站的那个,大概率是个炮灰。
其实不仅仅是莫纳安,整个红牛策略组成员,都把目光看向了霍纳。
这个回答除了决定冠军的归属,还将决定未来车队的一号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