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也不知他后来如何了(2 / 2)

什么???

原来结丹这么危险的吗?

郑和等人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如果被心魔窃占身体,那不等于是反客为主了。

“我也不清楚朱允炆究竟是死了,还是结丹失败后心灰意冷隐居起来了,还是被心魔占据了身体。毕竟他后来一直不露面,就没了他的消息……”

哦……

听了这番解释后……

是失踪了吗??

也行吧!

郑和等人听到这也算是松了口气。

只有朱允炆没机会穿越时空返回来大搞报复就好。

“郑和公公,你这是第几次下西洋了?”

冷不防听到王也的问话。

郑和怔了怔,躬身回道:“回王也小道长的话,我们这已经是第六次奉旨出使西洋了。”

“都第六次了!”

王也怔了一怔,旋即笑了:“这么说,朱棣已经迁都北京咯?”

“不错,皇上已在永乐18年迁都了。”

“只是……”

忽地,郑和皱起眉头。

大明南京为建文帝旧都,暗中反对朱棣的势力盘根错节,而北京是朱棣的藩王封地经营多年。

军事方面的考虑,是因为北京临近蒙古残余势力瓦剌、鞑靼,迁都后形成“天子守国门”的态势,利于大明朝廷快速应对北方草原威胁。

可惜——文官群体普遍反对迁都。

文官们给出的理由。

大明南京城地处江南腹地,水路交通便利,周边粮仓充足,能保障庞大军事与民生需求。

而北京位于北方边疆,经济基础薄弱,且要依靠南方粮草运输供养,成本高昂,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大明国本,从而反对迁都。

就连太子朱高炽也不想迁都。

全靠朱棣自己独断专行压了下来,才迁都成功。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不就是有人反对嘛!”

王也伸手拍了拍郑和的肩膀,笑道:“放心吧,从朱棣迁都那一天开始,大明两京十三省的格局就定下了。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直到两百多年后,大明最后一位皇帝,都是很刚烈在京城自缢身亡。”

额……

大明最后一名皇帝自缢了??

听到王也口中爆出的猛料。

什么鬼?

郑和等人全都惊呆了好吗!?

简直无法想象,连皇帝都被逼到上吊自尽了,大明局势究竟败坏到了何等无力回天的地步?

虽然知道改朝换代在华夏历史不是什么稀罕事。

虽然心里清楚天下没有永恒的王朝。

可——

身为生活在大明朝鼎盛时期的古人,郑和等人无论官阶大小,内心无不涌起一股悲凉之意。

那种心情就像活在现代的人,听到自己生活的国家两百多年后就要灭亡了,首先就是猝不及防的惊愕,不敢置信。说好要万岁的,怎么才两百多年就没了?

然而,

从古至今喊万岁的都死了。

人类往往会被自己的生活局限,往往误以为会一直永恒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