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2 / 2)

和马寻平辈的倒还好能笑,朱標、常婉等人这时候则是低著头憋笑。

马秀英连忙抱著侄儿,那叫一个开心,“驴儿说的对,不学你爹,他太懒了。”

马祖佑更加委屈了,这是真的伤心,“我最听姑父的话,爷爷是徐王,我勤快就是王,我爹懒不是王。”

朱雄英搞不清楚状况,也跟著哭。

瞬间马寻就要成为眾矢之的了,孩子都知道勤政,偏偏你不知道。

还有很多人说你道德高尚,就这懒散的样子怎么高尚的起来

不过马寻觉得朱元璋这人靠不住,在孩子面前瞎说呢,虽然是逗孩子不假,但是孩子认知有限很容易將一些事情当真。

马寻就觉得他只要不犯特別特別大的错,死后封王是没跑的事情。

给俩孩子擦好眼泪,马秀英说道,“那你就带著雄英过去旁听,只是不许闹。”

马祖佑和朱雄英瞬间开心了,孩子都是想一出是一出,他们只是想跟著去而已,哪里知道什么是政事。

朱標刚牵著俩孩子,马寻轻轻咳嗽一声,稍微眨了眨眼。

朱標瞬间心领神会,看向站在一边的常茂,“你不跟著你是雄英娘舅,就不打算上进点”

常茂有些慌,平时我没资格听一些政事啊,而且我也不太懂啊。

朱標继续教育说道,“以后看到我和舅舅或者岳父议事,你就跟著去,听不懂在边上坐著、倒茶。岳父和舅舅议事,你也跟著去,除非是命令不许你旁听,明白吗”

常茂赶紧开口回答,“知道了。”

要说这时候最开心的肯定是蓝氏、常婉了,常茂的媳妇宋氏也跟著开心。

说到底就是太子还是非常看重常茂的,现在也不再是单纯的將他当孩子,而是开始让他涉政了。

就算常茂听不懂一些事情也没关係,慢慢的培养唄。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太子的態度,这也是对朱雄英的一种保护。

李贞笑著开口,“標儿这事做的对,这都是自家人。有些事就得是自家人一条心,那才能將事情给办成。”

朱標连忙回答说道,“姑父教训的是,侄儿谨记。”

李贞收敛笑容,严肃起来了,“你爹那年过江,留著你娘守和县,我和你大伯母辅佐你娘。”

这一下就连马秀英都站起身了,大家长要开始“忆苦思甜”,要开始教育晚辈了,那態度得端正。

李贞继续说道,“过江的时候,你爹带著你大哥,打应天府的时候你大哥独自领军,阻击元韃子援军,那年你大哥才刚去投奔你爹不足一年。“

这个大哥』,自然就是朱文正了。

李贞感慨著说道,“你大伯母就常说你爹做大事,就得自家人出力。洪都重要,就是你大哥去死守。”

在场的人除了马祖佑和朱雄英之外,都知道洪都之战的重要性,也明白朱文正死守洪都带来的巨大战略转折。

李贞继续说道,“那会儿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倾巢而出,不少文武喊著要降、或者弃城。诚意伯建言,妄言降者斩。”

其他人耐心听著,马寻倒是没太多的情绪波动。

“你大哥不只是守住了洪都,鄱阳湖大战也是他截的粮道。”李贞更为严肃的说道,“那般要地、那般凶险的事,自家人不出力岂能行你以后要想坐得稳,就该知道哪些人可用、哪些人可信!”

这话是说给朱標听的,其实也是说给马寻和常茂听的。

马寻懒散,常茂鲁莽,朱標的舅舅、朱雄英的舅舅,那都是有著短板,但是有些事情只能是他们来做。

李贞说完正事,笑著对朱標说道,“老了,就爱嘮叨过往之事。也就是你性子好,才不嫌我嘮叨。”

“姑父说哪里的话,您也是在盼著侄儿上进。”朱標搀扶著李贞,笑著说道,“我到底年少、经歷的事少,有些事情就得是您和舅舅帮我分辨是非。”

李贞笑著点头,隨即说道,“那我就再倚老卖老说一句,你哪都好,就是太护著弟弟们了。老几个封了王,该成亲的都成亲了。他们是大明亲王,就该担事。”

朱標忽然觉得姑父先前说的那些,大概率就是说给他听的。

原因就非常简单啊,胡惟庸的相权被废之后,就要开始考虑將兵权从勛贵的手里完全拿回来了。

別以为大都督府的那些勛贵们一个个的都畏惧皇帝,他们畏惧皇帝不假,只是有些人也胆大妄为,有些人也会握著兵权不撒手。

朱襫等人就藩,不只是要去建立朱元璋划分的大明重要的防线,这也是將兵权彻底收回来的动作。

马秀英就不说话,这事情她自然知道,觉得有些事情就该如此,因为老二他们生在皇家。

而看著马寻脸上没有不高兴的神色,马秀英更加满意。

这孩子还是识大体的,知道老二几个必须要做些事情。

所以这一次难得的没有护短,很多时候朱元璋和马秀英都担心马寻那护短的德行,反而会误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