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礼部尚书蔡邕走出队列,行礼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罗彦看向蔡邕,说道:“蔡尚书有何事?”
蔡邕神色庄重,说道:“陛下,太子一事关系国脉,宜早不宜迟,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早日确立太子之位。”
此言一出,又有不少官员附和,工部尚书向朗等纷纷说道:“蔡尚书所言甚是,陛下当早做定夺。”
罗彦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片刻后说道:“立太子一事,朕心中已有考量。但此事重大,容朕再仔细斟酌一番。各位爱卿放心,朕一旦定下章程,便会昭告天下。”
蔡邕说道:“话虽如此,陛下每次都是如此回应,不知陛下要考虑多久,咱们也好心中有数,毕竟此事关乎大新帝国的未来。”
罗彦心中虽然不快,但蔡邕不仅是礼部尚书,还是自己的老丈人,思考一番之后,还是给予答复道:“年底之前必然将此事提上日程。”
蔡邕闻言,心中虽然有所不甘,但也不好逼得太急,应道:“如此,臣等便静候陛下佳音。”
于是,罗彦宣布退朝。百官行礼后,陆续离开大殿。
众人离去之后,罗彦回到御书房,随即单独召见了郭嘉和贾诩。
不多时,二人匆匆赶来,进入御书房后,恭敬行礼:“陛下。”
罗彦看着二人,神情略显忧虑,问道:“朕的六个儿子罗捷、罗裕、罗逸、罗恪、罗凡和罗猛,依你们之见,立谁为太子最为合适?”
二人听闻,面露难色,齐声说道:“陛下,此乃陛下家事,臣等不便参与。”
罗彦神色严肃,说道:“太子乃是储君,关乎国家兴衰,怎能说是家事?”
在罗彦的强烈要求下,二人无奈。贾诩思索片刻,缓缓说道:“陛下的六位皇子皆才华出众,各有所长,实在难以抉择。依臣之见,不如将此事交给他们自己决定。”
罗彦眉头紧皱,一脸不解,追问道:“具体该如何做?”
贾诩说道:“眼下统一大业尚未完成,陛下可将完成统一的重任,以某种方式分配给各位皇子。谁能在其中表现最为出色,完成得最好,便立谁为太子。如此,既考验了皇子们的能力,又能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
罗彦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目光凝视着前方,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不知过了多久,罗彦缓缓说道:“汝等先下去吧。”郭嘉和贾诩行礼后,悄然退下,而罗彦依旧坐在御书房内,继续思索着立储这一关乎国运的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