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负责突袭经受过勃兰登堡训练的部队目标很明显,就是直扑苏军的指挥中枢,瓦列里的指挥部肯定距离前线不会太远。
带领这支小队的是奥托·冯·克莱姆森少校,一个普鲁士较为落魄的贵族后裔,父母工程师,原本家庭幸福,如果顺利的话,他未来也是个工程师,但不出意外的还是出意外了。
一战夺去了他父母的性命,后来经历过诸多事情的他长大后骨子成为冷血如机器般的职业军人。
他的年龄刚过35,因为经常训练,身材精悍,动作依旧像猎豹一样协调而充满爆发力,近战能力很强,面容的左侧眉骨处有一道深刻的疤痕,这是西班牙内战时留下的纪念。
克莱姆森并非狂热的NC信徒,而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主义者,他痴迷于战争艺术的本身,他认为这场战争来的正是时候,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技艺,尤其是小规模特种作战。
他曾在勃兰登堡部队受训,东线战斗爆发后因其冷酷高效,对苏军不留情面的作风被希姆莱看中,调入SS系统负责组建和训练特种单位。
他总是沉默寡言,对敌人毫不留情,并且总能在最混乱的战局中找到最关键的那个点。
对他而言,猎杀瓦列里这样价值连城的目标,是战争艺术的最极致体现。
他手下这五十多名队员,个个都是枪法精准、体能超群、精通近战和爆破的专家,且对于NC非常的狂热,完全不怕死。
这支小分队装备着加装瞄准镜的G41步枪、MP40冲锋枪、木柄手榴弹,反坦克手雷。并且穿着白色的冬服配上披风,在雪地环境中提供了极好的伪装。
这等豪华的阵容,猎杀瓦列里完全是绰绰有余。
而此时,由于前方战事激烈,瓦列里的前进指挥部刚刚完成了一次延迟的转移,新位置距离火线依然不足一公里。
安东领导的警卫营刚刚布置好外围警戒,刚开始构建完整的防御工事。
快速行进才一个多小时,克莱姆森的小队就瞎猫撞上死耗子似的撞上了瓦列里的指挥部。
外围两支负责把守的连队还被克莱姆森借助地形给绕了过去。
这让克莱姆森非常的兴奋,距离前线这么近…肯定是瓦列里的指挥部没跑了,就算不是指挥部,也肯定是某个苏军的重要据点,收获的成果不会太小。
他毫不犹豫的让手下人组织攻击。
随后德军如同利刃般悄无声息地切入指挥部中心外围。
但因为靠近设立在山丘上的苏军指挥部后,周围没有明显的地形优势,被安东布置在角度刁端的两个暗哨发现,他们直接开枪示警,扫死两个来不及反应的SS士兵。
极其密集的冲锋枪火舌声划破了指挥所区域的相对平静。
而警卫营的战士们自然在枪响的第一时间内就做出了反应。
这些警卫营士兵同样是百战精锐,忠诚无畏,面对这种高度专业化的特种渗透突袭,一开始确实被打的有些措手不及。
“树后!两个!”
“机枪!压制那片树林!”
警卫营战士们嘶吼着,用手中的波波沙和莫辛纳甘步枪猛烈还击,子弹泼水般射向德军出现的方位。
DP轻机枪急促的点射声试图封锁对方的移动路线。
然而,SS士兵的反应快得惊人,在暴露的第一时间就同样开火反击。
并且他们还极少进行长时间连射,更多的是极其精准的短点射和单发狙杀,他们的枪法无比的精准,虽然火力不强,但压制性非常的厉害。
“砰!”
一声清脆的G41步枪声,一名刚刚探出身子的苏军机枪副射手应声倒地,眉心绽开一朵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