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高丽君臣也皆在我彀中(1 / 2)

济尔哈朗镇定地说道:“此时大军对峙与锦州,决战旦夕则发,而明军此时却远渡重洋,出兵高丽此等无用之地,用意亦然明显。”

他恭敬地朝皇太极尊重一拜道:“所以臣弟认为,明朝出兵高丽,表面是收复藩属,实乃是攻我必救,想吾分兵入援高丽,策应锦州战事。”

“两方于锦州对峙僵持良久,谁也无可奈何,此时正是以不动应万动之时,而明朝却在这个时候,开始坐不住了,所以臣等认为,那明朝君臣已经没有耐心了,不日后必将再辽东有所行动。”

“朕战前就说过,明军内忧外患,粮草还要从关内千里转运锦州,必不能持久,故而迁延至此,消耗其力,想必明朝已不能支,我军已到了决战的时机。”

皇太极大喜过望。

大明一直苦心酝酿,视为绝密的决战计划,未战却已被建奴洞穿了一切,实属可悲。

“那高丽那边该如何应对?郑亲王可有良策!”

心情大好的皇太极,不禁又将目光放到了高丽,辽东苦寒,土着汉人在几次屠杀之后,人口稀少无比,大量土地自然无人耕种,严重缺乏劳动力。

以至于建奴对大明发起几次入塞和入侵高丽,掠夺劳动力,失去高丽这个血包,对于建奴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皇太极继续将目光放在高丽上来。

济尔哈朗继续说道:“查登莱镇能上岸精兵只有一万余人,虽是虎贲之师,但高丽可有八道数百万之众,又有山河之险,而明军却只有这么点人登陆,终究是有心无力,势不能久……”

“哦!”皇太极眼前一亮,心中的不悦顿时烟消云散,继续问道:“那依郑亲王之意,该当如何处之。”

济尔哈朗道:“破船还有三千钉,不逼一逼,这些高丽人怎么会乖乖的上磨拉驴,何况高丽朝野,亲近大明者多不胜数,还要防止这些人趁着明军登陆之后生变。”

“所以,臣弟认为,此时断然不可坠入明军奸计之中,分兵入援高丽,应该先坐观成败,

高丽国情复杂,君臣好首鼠两端,不可不查,应派一甲喇劲旅,速入高丽王京,名为入援,实为监视高丽君臣,如此,不仅能安高丽民心,高丽君臣也皆在我彀中。”

“此言大善,一切依郑亲王所言。”

皇太极高兴极了。

济尔哈朗又把目光投向了辽东,继续说道:“明朝既然不支,已然先动,锦州情况,皇上不可不查!”

“这是自然。”皇太极胸有成竹的说道。

……

把时间退回到三天前。

来到耽罗的舰队,如王良说的一样,下了船之后,就会在当夜返航,登莱镇实在是太缺海船了。

回去的时候,自然不是空船回去,还带着刘大壮满编的一营人呢!整整一千五六百人。

船舱内弥漫的都是冲天的怨气,明明自己是驻守在最前线的兵力,大战之前却又将自己调回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