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尴尬的不知一时该怎么安慰,愣了一会儿后,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得肩膀道:“大壮,我知道你想急于立功,心里不好受,可是作为军人,一切得服从大局命令。”
“你有什么话,等回登州之后,去和总兵官说吧!”
大壮还在愣神,王良却给了旁边随从一个眼神,几个腰粗体胖的军士,当即围了上来,要请大壮离开。
知道军令不可违,刘大壮无奈地回头看了一眼王良,可怜巴巴地道:“王哥,我难道是现在走吗?”
王良舒展了一下眉头,点了点头道:“不出意外的话,舰队卸完人员和物资后,今夜就要回程,你一营人不是要早做离去准备不是。”
大壮并没有接他得话,转过了头,抹着眼泪伤心的离去。
这边的金范文和郑建川看着刚才发现的一切,一愣一愣的,他们实在想不明白,一营主将怎么会哭哭啼啼的,这将如何带兵,不得不又对他轻视了几分。
“你们两个,不要再看了。”
两人这才从刘大壮的离去的背影中,收回神来。
“李总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
“什么任务?”二人眼前一亮,充满了期待。
王良大义凛然道:“此番北伐用兵,并非是我大明贪恋高丽之土,实乃高丽王背信弃义,故兴王师以伐无道,乃兴灭继绝之举。”
二人顿时悄悄地长吁了一口气,作为高丽人,虽然现在拿着明朝的俸禄,但对自己的母国的眷恋依旧如一,这句话无疑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高丽王无道,背信弃义,故本朝,将废高丽王之位,李总兵要求你们二人,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要在高丽宗室中寻求到可替代之人,以为新主。”
两人开心极了,行大礼高喊道:“谢李总兵和大明皇帝隆恩。”
……
自取得了渤海制海权之后,海路重新开辟,登州和京师的沟通就便捷了很多。
无须走驿送,八百里加急,绕着渤海跑一圈,坐海船走海路,三日之内依旧能到京师。
李俊业遇刺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了京师。
现在登莱镇出兵是朝廷故意放出消息的明牌,目的就是吸引建奴向高丽移军,而锦州前线的出兵决战,至今还是中枢绝对的机密,知之者甚少。
京师一时大哗,弹劾李俊业的奏章又像雪片一般飞入皇宫,反正大明言官有风闻言事之权,此大杀技不用白不用,就算没效果,也能恶心一下人。
李俊业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被他搅动风云的南直隶,真是旧伤未愈,又添新恨,他们怎么能放过每一次机会。
一时谣言四起,意指李俊业是自谋自导了一切,目的是为了拒绝出兵,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