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看似不错的计划(1 / 2)

登州因为有他才南直隶赚回来的银子,都是井井有条的进行,招兵买马,打造武器,准备粮草一切都在按部就班。

连周大吉的浮山城收购土地全部顺利完成,现在正在招募大量的流民建设新城,为了获取建设新城的砖石,周大吉一口气建了十口窑,目前已经招募到六七千流民,正在进行前期的工作。

这些流民工费极低,每日给米一斗,三文铜钱就够了,就这样,为数不多的米流民们也舍不得吃,都是去换成粗粮饱肚。

尤其是大湾的红薯,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救济粮,虽然营养不高,但胜在产量大,价格低廉,勉强能让人填饱肚子。

红薯不利于长期保存,所以大湾产的红薯,一般都会优先运到登莱和浮山来,让这些流民将得到的大米换成红薯。

大湾来从南洋弄来了土豆的种子,土豆其实在明朝中期就已经进入大明,只不过当时的土豆种植面积极为稀少,作为观赏植物和药材来使用。

不管什么良种,并不是获得种源,立刻就能复制种植,温度,土壤,气候都会影响,土豆就是例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般道理。

为了尽快驯化土豆,土豆的种子不仅在大湾培育,还登州同时培育,为了就是能够最快的开发出适合这片土地的良种出来。

时间很快,转眼十来天就过去了,来到七月。

再一个晴朗的下午,李俊业再总兵衙署里,收到了又一份旨意,催促李俊业在七月十五之前,率先出兵。

按照朝廷的设想,首先由李俊业这支偏师,从济州杀向高丽,高丽定然不可挡,建奴肯定会入援,待建奴分兵入援之后,锦州前线压力稍减,洪承畴再从宁远出师决战。

从始到终在朝廷的战略里,他都只是一个偏师,负责牵制建奴兵力,策应辽东,大明的重心从始到终,都在辽东。

这计划表面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反而还是一手妙棋。

但李俊业并不怎么感冒,设计计划容易,难的是如何执行,因为大明在松锦一战实在是败的太惨了,自洪承畴出兵之后,死不分兵,一个多月后,被建奴断了粮道,全线崩溃,直接一锅端了,全无反手之力。

松锦那边如此拉垮,这让这个看似可以的计划如何执行。

但兵肯定是要出了,那边虽然拉垮,但一直在吸引建奴的主要火力,受着最惨的打,对于李俊业来是这是攻略朝鲜不可多得的机会。

攻略朝鲜不仅是三方布置策中重要的一环,同时还能断建奴一臂,朝鲜的资源以后不能支持建奴,而是为己所用,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李俊业看完密旨,李俊业火速将他烧毁。

算了一下时间,既然离七月十五只剩几日了。

李俊业不慌不忙的从书桌抽屉中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这便是回到登州之后,让自己的参谋幕僚为自己拟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