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彻底崩盘(2 / 2)

盐价都这么低了,市场上依旧是只有问的没有买的,因为再之前的盐荒中,扬州下至百姓,上到盐商,几乎全部买了盐。

足够他们每户要吃很久,不用想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预判,盐价还会下跌。

扬州就有运河,离长江口并不远,好在水运便利,那些脑袋不灵光的商人将盐运到扬州被市场毒打之后,旋即又将盐利用水运,运往南直隶各个市场,总之哪里盐价高,哪里就会吸引盐商一股脑而入,盐价瞬间就会应声而跌。

苦的是盐商,乐的是百姓。

百姓人人都能用很低的价格买到食盐,家中有存钱,脑袋灵光的趁着这个机会,还屯了不少食盐,满满地吃,盐这东西就这点好,虽然卖的贵,都不会腐败变质,经久耐放,只要没污染,百姓保存得当,放十年都可以。

最苦的莫过于扬州大大小小的盐商和各行投机商人,高价购买的巨大的库存全部堆在仓库,一斤也在市场上卖不出来。

盐商屯盐和百姓屯盐不同,百姓是放在自己家中,一毛铜板都不用花,而盐商却要支付仓储,人员各种物资,要命的是,做生意哪有不借钱,大部分的盐商在盐价最疯狂的时候,都借了利率投入市场抢购食盐,而今盐价崩溃,债主为了避免损失,纷纷上门逼债。

而他们除了满仓库卖不上价也卖不出去的食盐之外,根本无钱还债,瘦西湖的捞上来的人从未停止。

傍晚毕同带了两个属官来到了四海钱庄汇报,还是在那庭院,池塘里还是一片蛙声。

这两人属官是带来与李俊业混个脸熟的,进了这庭院,意味着以后也是自己人了。

“李总兵,今日有几个纲册上的扬州没有名气的小盐商来到班房。”

毕同看了一眼,悠悠然躺在躺椅上的李俊业,顿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那几个盐商,和我套近乎,纠缠我半天,想要我赊价发放他们一批盐引。”

“扬州盐商富可敌国,举世皆知,难道他们没钱吗?”李俊业手摇蒲扇,好笑的问道。

“以前有,现在没了,现在他们仓库里,只有他们高价收购的食盐!”毕同说到这里,语调凄然,为他们惋惜,经过两轮暴洗,他们手上哪里还有银子啊!

“他们仓库既然还有这么多盐,为什么,不将他们仓库里的盐卖了,换了钱再来领取盐引。”李俊业用洞察一切的眼神问道。

毕同低头,“那卑职就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