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釜底抽薪(1 / 2)

华夏农耕历史悠久,若是农耕好地的话,能开发的基本都被开发殆尽,到如今还是不起眼的地方,那只有一个原因,那里的土地根本就不好,种不了多少粮食。

浮山所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是靠强制性的卫所,将人安置在此驻守海疆。

明朝执行海禁之策,甚至“片帆不许入海”,良港胶州湾,此时并没有发挥他真正的用处。

所以那里的土地一般都是很便宜的,两三倍也花不了多少钱,给两三倍都不愿意被收购,李俊业也算是仁至义尽,只能先礼后兵了。

李俊业此举纯粹是吸引登州的教训,不然他累死累活,凭空发展出一个新城来,但土地增值的红利大头都被那些地主富户商人给吃了,连一毛钱的税赋都不会纳。

如果在建城之前,将那里不值钱的地全部收购,这招不啻于是釜底抽薪,以后得土地增值,就全在李俊业手中了。

“但那新城处,乃是浮山所所在之地,军田为卫所所有,不得买卖,那里军田怎么处置?”之前自己就是干的清查土地的活,方才装上四品的官衣,总不能这么快来打自己的脸吧!并且这事情确实棘手。

“问得好,你不提我倒是一时忘记了,我继续派仲岳和潘浚给你做助手,买地的时候,你顺带着将鳌山卫的田地也给我清理出来。”

“既然那是军田,那就更简单了,军田本就为卫所所有,分给军户耕种罢了,又不是军户自己的田,将浮山卫田地全部置换城附近的良田,另外现有军户每户再送给他们几亩永业田作为补偿,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总兵想得周到。”周大吉拱了拱手,自从上次之后,周大吉现在再也不敢轻易喊李俊业的名字了,对他恭恭敬敬。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在你土地未完成收购时,决不可泄露你建新城的计划,切记,切记。”

周大吉点了点头,便离去办事去了。

李俊业则还在为筹集银子的事情发愁,他很自然又在地图上看了起来,这次该往哪里去抢,可是看了一圈,他也不知道暂时去哪里?

虽然高丽是最好捏的软柿子,高丽人先是被倭人抢了一大波,又被建奴抢了两波,又被自己的水师在各港口抢了一小波,可谓是家徒四壁,李俊业感觉自己用兵的话,除了能抢回一些粮食根本就抢不回多少银子,用兵所费浩大,这完全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何况不久就会攻略高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高丽扶持代理人,加入对建奴的战争,所以只能采用怀柔政策,为了确保高丽民心不失,还是不抢为好。

李俊业在思索之间,目光突然无意识的停留在地图的倭国上,李俊业忽然眼睛一亮,他想到一个好办法了。

于是带着一队亲兵出了城,直扑水师二营驻地而来。

耽罗一战水师二营损失惨重,虽是第一时间补充了大量新兵,但是至今还未恢复元气。

水师与陆师不这是一个技术性和组织性很强的兵种,往往需要训练很长的时间,好在水师二营官兵多数为东南沿海一带,郑芝龙减除海上群雄,很多海贼流落民间,这给水师二营提供了大量的兵源。

其实明末的海上群雄,单单用海贼两字形容,并不大准确,准确来说,他们应该是非法的武装走私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