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 尸易无限(172)(2 / 2)

众人走进洞口,来到七层大厅。七层比前六层更宽敞,大厅中央有一座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巨大的青铜鼎,鼎身上刻着西域的图腾,还有中原的龙凤图案,显然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这是‘西域鼎’,用来祭祀的,”吴老狗介绍道,“当年西域各国的首领,就是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专家们围在青铜鼎旁,仔细观察和记录。吴贤则在大厅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石碑,上面刻着几行字:“九层有泉,名曰不死,饮之长生,然亦夺命。”

“不死泉!”吴贤激动地喊了起来,“爷爷,这里提到了不死泉,就在九层!”

吴老狗走过来,看了看石碑,皱了皱眉:“我就知道不死泉是真的,但上面说‘饮之长生,然亦夺命’,看来这泉水不是那么好拿的,九层肯定有更危险的机关。”

李建国说:“不管有多危险,我们都要去九层看看。不死泉到底是不是真的能让人长生,我们要搞清楚,还要保护好它,不让坏人利用。”

众人继续往上走,来到八层入口。八层的入口被一道铁闸挡住,铁闸上锈迹斑斑,上面还挂着很多锁链。吴老狗检查了一下铁闸,说:“这道铁闸需要用蛮力打开,我们一起用力,把它拉开。”

众人找来几根粗壮的木棍,插进铁闸的缝隙里,一起用力。“一、二、三!”随着一声大喊,铁闸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缓缓被拉开。

八层大厅里一片漆黑,空气里带着一股潮湿的味道。众人打开手电筒,照亮四周——大厅里放着很多棺材,都是用金丝楠木做的,棺材上刻着西域的花纹,看起来很华丽。

“这些棺材里,应该是西域各国的贵族,”吴老狗说,“当年战乱的时候,他们把尸体运到这里安葬,希望能得到安息。我们不要打开棺材,以免打扰他们。”

众人点点头,小心翼翼地绕过棺材,继续往上走,来到九层入口。九层的入口没有任何遮挡,只有一条陡峭的台阶,一直向上延伸,台阶上布满了灰尘,看起来很久没有人走过了。

吴贤第一个走上台阶,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九层里有不死泉,还有镇国之宝,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他走了大概五十多级台阶,终于来到了九层大厅。

九层大厅比想象中更宽敞,中央有一个圆形的水池,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就是不死泉。水池旁边,放着一个巨大的宝箱,宝箱上镶嵌着很多宝石,闪闪发光,显然里面装的就是镇国之宝。

“不死泉!镇国之宝!”众人都很兴奋,纷纷围了过去。

吴老狗走到水池边,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泉水:“这泉水确实不一般,里面含有很多矿物质,可能对身体有好处,但要说能让人长生,肯定是夸张了。而且你们看,水池周围有很多机关,只要有人靠近宝箱,就会触发机关。”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水池周围的地面上,有很多细小的孔洞,显然是用来喷射毒箭或者毒雾的。李建国说:“我们先不要碰宝箱,先把不死泉的水样取下来,带回实验室分析,再想办法打开宝箱。”

专家们拿出特制的瓶子,小心翼翼地取了水样。吴贤则走到宝箱旁,仔细观察着上面的机关——宝箱上有个密码锁,锁上刻着很多符号,和之前在六层看到的符号很像。

“爷爷,你看这密码锁,是不是和六层的符号有关?”吴贤喊来吴老狗。

吴老狗走过来,看了看密码锁,又想了想六层的符号:“没错!这密码锁需要用六层的符号来打开,按照‘太阳、大地、山峰、月亮、星星’的顺序,依次按下符号,就能打开宝箱。”

他按照顺序,依次按下符号。只听“咔嗒”一声,宝箱的锁开了。众人屏住呼吸,看着吴贤慢慢打开宝箱——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卷用丝绸包裹的地图,还有一本用皮革做封面的书。

吴贤拿起地图,展开一看,上面画着西域各国的疆域,还有很多古代的道路,标注着“丝绸之路”的路线。那本书则是用西域文字和汉文写成的,记录了西域各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还有很多古代的技术和工艺。

“这才是真正的镇国之宝!”老专家激动地说,“这张地图和这本书,对研究丝绸之路和西域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比任何金银珠宝都珍贵!”

众人都很兴奋,纷纷围过来看地图和书。吴老狗看着这一切,笑着说:“我守了妖楼二十年,终于看到了里面的秘密,也算是完成了使命。”

就在这时,大厅的地面突然开始震动,水池里的水也开始翻滚。“不好!机关被触发了!”李建国大喊一声,“大家快离开这里!”

众人赶紧收起地图和书,朝着九层入口跑去。刚跑出入口,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九层大厅的顶部开始坍塌,石块和沙子不断掉落,很快就把入口堵死了。

“幸好我们跑得快,不然就被埋在里面了!”老张心有余悸地说。

吴老狗叹了口气:“看来妖楼不想让我们把里面的东西都带走,这也是一种保护吧。不过我们已经得到了最重要的地图和书,还有很多文物,已经很满足了。”

众人沿着原路返回妖楼入口,走出妖楼的那一刻,太阳正高高挂在天空,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我们成功了!”李建国高兴地说,“这次探索不仅找到了吴老狗,还发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和文献,为研究汉代西域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众人都欢呼起来,互相拥抱庆祝。吴贤看着爷爷,又看了看远处的妖楼,心里充满了感慨——这次的探索之旅虽然危险,但也收获满满。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文物需要保护,更多的历史秘密需要揭开。

探索队带着文物和文献,开车返回格尔木。一路上,大家都在讨论着这次的发现,规划着未来的保护和研究计划。吴贤靠在车窗边,看着外面的戈壁滩,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他会继续跟着爷爷和李建国,保护更多的文物,传承更多的历史文化,做一名合格的文物守护者。

越野车在戈壁滩上行驶着,朝着远方的城市驶去。而九层妖楼,依旧静静地矗立在罗布泊的荒原上,守护着那些未被完全揭开的秘密,等待着下一次的探索和发现……

探索队的越野车在戈壁滩上疾驰,车厢里堆满了封装好的文物和文献,吴贤小心翼翼地抱着那卷丝绸之路古地图,指尖轻轻拂过泛黄的绢布——上面用朱砂标注的商道路线还清晰可见,仿佛能看到千年前骆驼商队沿着这条路线穿梭的景象。吴老狗坐在旁边,手里捧着那本皮革封面的西域典籍,时不时用手指点着书页上的文字,低声念叨着什么,眼神里满是珍视。

“这次回去,这些文献得立刻送到文物修复中心,”李建国从驾驶座回头说,“尤其是那本典籍,皮革封面已经有些开裂,里面的纸张也很脆弱,得赶紧做脱酸处理,不然很容易损坏。”

老专家点点头,推了推眼镜:“还有那些竹简,出土的时候沾了不少灰尘,需要用软毛刷一点点清理,再用特殊的溶液加固,才能长期保存。这次的发现太重要了,说不定能改写我们对汉代西域贸易的认知。”

吴贤抬头问:“李队,以后我们还会再去九层妖楼吗?九层的不死泉还在里面,而且我们只探索了一部分,说不定还有更多文物没发现。”

吴老狗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妖楼已经守护了这些秘密千年,不差这一时。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些文物保护好、研究透,等以后条件成熟了,我们再回去也不迟。而且九层的机关已经被触发,现在进去太危险,得先派人去勘察,制定好安全方案才行。”

众人一路聊着,傍晚时分终于回到了格尔木。刚进市区,就看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公安干警已经在门口等候,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文物搬进特制的运输箱,小心翼翼地送上文物保护车。博物馆馆长握着吴老狗和吴贤的手,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太好了!这些文物能安全回来,你们立了大功!我们已经联系了全国最好的文物修复专家,明天一早就开始修复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吴贤和爷爷几乎天天泡在博物馆的修复室里。看着专家们用细如发丝的工具清理竹简上的污垢,用特制的胶水修补典籍的裂缝,吴贤心里既敬佩又感动:“原来保护文物这么复杂,比我想象中难多了。”

吴老狗笑着说:“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修复它们就像在和古人对话,一点都不能马虎。当年我在妖楼里,看到有些竹简被老鼠咬坏,心里别提多疼了,只能尽量把碎片收起来,希望有一天能有人修复它们。现在好了,这些宝贝终于能得到好好照顾了。”

一周后,第一批修复完成的竹简对外展出,博物馆里挤满了参观的人。吴贤和爷爷站在展柜前,看着游客们对着竹简上的文字啧啧称奇,听着讲解员介绍这些竹简记录的汉代西域生活,心里满是自豪。有个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问:“妈妈,这些字是谁写的呀?他们以前也像我们一样生活吗?”

吴贤蹲下来,笑着说:“这些字是千年前的西域人写的,他们也会种地、放牧,还会和中原的人做买卖,就像我们现在和朋友分享东西一样。”小朋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里满是好奇。吴老狗看着这一幕,轻声对吴贤说:“你看,这就是保护文物的意义,不仅要留住历史,还要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就在这时,李建国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老吴,吴贤,有个好消息!国家文物局听说了我们的发现,决定成立‘九层妖楼专项保护研究小组’,还批准我们下个月再去妖楼进行一次系统性勘察,这次会派专业的地质勘探队和工程队一起去,帮我们加固妖楼的结构,清理九层的坍塌物。”

吴贤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们是不是能再去九层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和不死泉有关的线索!”

李建国点点头:“不过这次主要是勘察和保护,不能再像上次那样冒然探索了。而且国家文物局还特别强调,要做好生态保护,不能破坏妖楼周围的环境,毕竟罗布泊的生态很脆弱。”

接下来的一个月,研究小组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地质专家多次前往罗布泊,用无人机和探测仪对妖楼的结构进行扫描,绘制出详细的地质结构图;工程队则准备了加固用的钢材和防水材料,确保勘察过程中妖楼不会再次坍塌;文物保护人员也提前准备好了应急保护设备,以防遇到新的文物需要现场处理。

出发前一天,吴贤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之前在格尔木遇到的那位铁匠师傅寄来的——里面是一把小巧的青铜钥匙,和他脖子上挂着的那把很像,钥匙上刻着“守护”两个字。附言里写着:“小伙子,听说你们还要去妖楼,这把钥匙是我用剩下的红铜和锡做的,希望能保佑你们平安,继续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吴贤紧紧握着钥匙,心里暖暖的。他把钥匙挂在脖子上,和爷爷的铜哨、铜钥匙放在一起,感觉像是多了一份力量。

第二天一早,专项研究小组的车队出发了。这次的规模比上次更大,除了考古队,还有地质队、工程队和文物保护队,一共二十多辆车,浩浩荡荡地驶向罗布泊。吴老狗作为向导,坐在第一辆车里,手里拿着最新绘制的地质图,不时和地质专家讨论着妖楼的结构问题。

经过一天的行驶,车队终于抵达九层妖楼附近。工程队立刻开始搭建临时营地,地质队则拿着探测仪,围绕妖楼进行实地勘察。吴贤和李建国一起,走到妖楼入口前,看着熟悉的洞口,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明天工程队会先加固入口和前几层的结构,清理坍塌的石块,”李建国说,“我们得等他们完成工作,才能进去勘察九层。这次一定要小心,不能再触发机关了。”

吴贤点点头,目光投向妖楼深处,仿佛能看到九层的不死泉还在静静流淌。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不死泉可能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对身体有好处,但也可能有危险。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弄清楚不死泉的秘密,还要看看九层里是否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文物。

接下来的三天,工程队一直在忙碌。他们用钢材加固了妖楼的入口和前几层的墙壁,清理了九层入口处的坍塌物,还在通道里安装了临时照明和通风设备,确保勘察人员的安全。地质队则通过探测仪发现,妖楼的地基很稳固,之前的坍塌只是因为九层的机关触发导致顶部石块掉落,只要不再触动机关,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四天一早,勘察工作正式开始。吴老狗带领考古队和文物保护队,沿着加固后的通道,慢慢走进妖楼。前几层已经清理干净,之前发现的文物痕迹还在,文物保护人员仔细记录着每一处细节,用相机拍摄下墙壁上的壁画和刻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线索。

走到四层时,吴贤看到之前守楼妖的灰烬还在,他想起爷爷被邪术控制的日子,心里有些感慨。吴老狗拍了拍他的肩膀:“都过去了,现在这里很安全,我们继续往上走。”

众人继续往上,经过五层、六层、七层、八层,每一层都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记录。到了九层入口,工程队已经清理出一条通道,里面的空气比之前清新了很多,通风设备正在缓缓运转。

“大家小心,里面可能还有未触发的机关,”李建国提醒道,“都跟在我后面,不要乱碰东西。”

众人举着手电筒,慢慢走进九层大厅。大厅里的坍塌物已经被清理干净,中央的不死泉还在,水池里的水依旧清澈,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水池旁边的宝箱已经不见了,显然是上次坍塌时被埋在了石块

地质专家走到水池边,用探测仪检测着泉水:“水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钾、钠、钙,还有一些罕见的微量元素,可能对人体有益,但要说能让人长生不老,肯定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古人的传说。”

文物保护人员则在大厅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些散落的陶片和青铜碎片,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特制的盒子里:“这些碎片看起来是汉代的器物,可能是当年存放在这里的文物,被坍塌的石块打碎了,回去后可以尝试拼接修复。”

吴贤走到水池边,蹲下身,看着清澈的泉水,心里突然有个念头——爷爷当年被守楼妖咬伤,变成了妖物,会不会和这泉水有关?他抬头问吴老狗:“爷爷,你当年在四层的时候,有没有喝过这里的泉水?”

吴老狗摇摇头:“我那时候清醒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石洞里躲着,根本没机会来九层。不过我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泉水虽然有好处,但也有副作用,要是体质不好的人喝了,可能会出现幻觉,甚至失去理智。”

就在这时,地质专家突然喊了起来:“大家快来看!水池

众人赶紧围过去,只见地质专家用探测仪对着水池底部扫描,屏幕上显示出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轮廓。“看起来像是一个箱子,”地质专家说,“可能是当年存放在这里的文物,被沉在了水池底部。”

工程队立刻拿来抽水设备,开始抽水池里的水。随着水位慢慢下降,一个青铜箱子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箱子上刻着和之前看到的青铜密符一样的花纹,看起来很精致,显然是重要的文物。

“小心点,别碰坏了!”文物保护人员提醒道,工程队用特制的吊具,小心翼翼地把青铜箱子吊了上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软垫上。

吴老狗走到箱子旁,仔细观察着上面的花纹:“这箱子上的花纹和青铜密符一样,应该是用同样的钥匙打开。吴贤,把你的铜钥匙拿出来试试。”

吴贤赶紧取下脖子上的铜钥匙,插进箱子上的锁孔里,轻轻一转。只听“咔嗒”一声,箱子打开了。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卷用丝绸包裹的绢画,还有一本用竹简装订的书。

众人屏住呼吸,看着文物保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展开绢画——画上画的是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官员和西域各国首领在一起议事的场景,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服饰和器物的细节也描绘得非常清晰,是难得一见的汉代绘画珍品。

那本竹简装订的书,则记录了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行政制度和军事部署,里面提到了很多之前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内容,比如西域都护如何管理各国贸易、如何协调各国军事力量抵御外敌等,对研究汉代的西域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太好了!又是重大发现!”李建国兴奋地说,“这些文物一定要好好保护,回去后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肯定能有更多新的发现。”

众人继续在九层大厅里勘察,又发现了一些散落的文物碎片和刻有文字的石块。直到傍晚时分,勘察工作才基本完成。大家带着新发现的文物,沿着原路返回营地。

回到营地后,文物保护人员立刻对新发现的绢画和竹简进行初步处理,用特制的溶液进行消毒和加固,防止文物受损。吴贤和爷爷坐在帐篷里,看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

“爷爷,你说我们这次发现的这些东西,能让更多人了解西域的历史吗?”吴贤问。

吴老狗点点头:“当然能。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能告诉我们千年前西域和中原是如何交流、如何共同发展的。只要我们好好保护它们,研究它们,就能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

接下来的几天,研究小组继续在妖楼周围进行勘察,地质队绘制了详细的妖楼结构图,工程队对妖楼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加固,文物保护队则对发现的文物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和初步修复。

一周后,勘察工作圆满完成,研究小组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返回格尔木。离开前,吴贤和爷爷一起,走到妖楼前,深深鞠了一躬。吴贤心里暗暗说:“妖楼,谢谢你守护了这么多历史秘密,我们会继续保护好这些文物,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

车队缓缓驶离罗布泊,吴贤回头看着越来越远的九层妖楼,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的勘察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要研究新发现的文物,要修复受损的文献,还要制定长期的妖楼保护计划。而且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再次回到这里,继续探索妖楼里未被揭开的秘密。

越野车在戈壁滩上行驶着,夕阳的余晖洒在车身上,温暖而明亮。吴贤握着脖子上的钥匙和铜哨,看着怀里的文物照片,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保护文物的路还很长,但他会一直走下去,就像爷爷一样,做一名合格的文物守护者,让更多的历史秘密重见天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