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后阳光更好,不过那个时候就没有这么多果子了。”
熊木摇摇头,“就这样晒着吧,大概要几天才能晒好?”
“这个很难说,像这种林檎,晒的要久一点,中间要是下雨或者阴天,那这一批果干肯定不会好吃。”
熊火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虽然之前没有晒过果干,但还是很清楚,这种要晒的果子,对好天气的依赖非常大,一旦出现连日阴雨,那再想什么办法,也没办法晒出好吃的果干。
“这是林檎,难晒一些,不过山楂和枣子就好晒多了。”
熊火指了指旁边正在给山楂切片的族人,“像这个山楂,只要去掉核,几个放一起,用刀切两下就行,晒起来也很快,两三天就能晒干。而这些酸枣,什么都不用干,就等着它自己干下来就行。”
熊木点点头,到现在为止,这些果子的处理倒是很直接,也没有很多太过复杂的流程。
越是这样,能够处理的果子就越多。
“这里是制作柿饼的地方,也是人手最多的地方。”
熊火将熊木带到另一处草棚很讨厌,要是不用削皮,就更好了。”
草棚里,十几个族人坐在桌子边,用青铜小刀一点点地削去柿子上面的果皮,这些果皮还不能扔,制作柿饼的时候还有大用。
“这里是最麻烦的,削过皮之后就好多了。”
熊木点点头,这些柿子个头也不算大,就比林檎稍微大一点,每个柿子从树上摘下来之后,还要留有一部分果柄。
“削完之后,就把这些果柄用绳子捆起来,掉在房檐或者草棚早晚各一次。”
熊木虽然吃过不少柿饼,但还真不知道,制作一个柿饼,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
“这太麻烦了吧?”
“这才只到一半呢。”
熊火继续说道,“揉捏的差不多,就要把它们放到陶瓮里,一层果皮一层柿饼,堆满后密封起来,放到阴凉的山洞里,过上十来天,再打开看看,柿饼外面只要有白霜一样的东西,才说明做好。”
怪不得柿饼贵呢,一个铜币,现在在部落能买三斤粟籽,现在依旧只能买一块柿饼,要不是部落每年冬天都会给族人发上几块解解馋,相信这些柿饼,估计大部分族人都不舍得用铜币去买。
部落没有糖,连蜂蜜都少,还经常用于制药,故而熊部落族人能品尝到甜味的食物就不多,柿饼就是其中一个。
……
“怎么样?看到他们制作罐头、果干和柿饼,有什么想法?”
晚上回到宗庙,熊洪正在翻阅书册,见到熊木过来,熊洪微微一笑,“这下你知道为什么部落要栽种这么多果树了吧?”
很早之前,在熊洪下定决心要解决部落族人的水果供应问题时,很多族人都表示反对,认为把这些时间和力气放到栽种果树上面,太过浪费,还不如多在地里挖两锹土。
当时熊洪力排众议,连哄带骗才将果树移栽了一些,随着部落条件的改善,每年移栽果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直到今天,一部分果树结果丰收了,族人们才明白族长的良苦用心。
熊木当初也是反对的一员。
“这些果树真是不错,都不用怎么打理,每年就能结这么多。”
在事实面前,熊木也由衷感叹,“看来果树还是要多栽一些。”
熊洪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不完全对,果树固然要多栽一些,但是现在每棵果树的产量,要是一直维持在这个数字的话,那多栽的意义也不大,反而因为大量种植,部落还要再多花人手在上面。”
“啊?”
意义这两个字,熊洪倒是经常说,熊木也大概了解是什么意思,但为什么说栽的多意义不大?这些树……都是族长要栽的,难道族长自己在说自己之前做错了?
有些发懵的熊木,一时之间,居然没能理解熊洪族长的意图。
“我是说,与其去扩大种植的数量,还不如想办法,提高这些果树结的果子数量,或者提高这些果子的个头。”
熊洪换了一句他能听懂的表述,“就像之前从野地里找到的粟籽,一亩地只能收几十斤,但现在经过筛选种子、改善种植条件,一亩地能收一百多斤。”
“哦!”
熊木恍然大悟,这样的比方他听懂了,随即脸上也出现了笑意,“族长的意思是说,这些果树也能像粟一样,用这种选种的办法来提高产量?”
“也不完全是,这些果树从种下去到结果,至少要三四年,甚至七八年的时间,不像粟,一年就可以成熟,他们两个是不同的东西。”
熊洪摇了摇头,“我的想法是,这些果树,可以有更好的办法去提升它们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