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邦使者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原以为藩臣依附不过是畏惧天朝兵锋、或贪图互市之利。
可这位大庆皇帝,竟真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将昔日仇敌、边远之地治理得心悦诚服,甚至让人自发为其立像祈福——这等手段与仁德,远超他们想象!
乌力罕面色变幻不定,他刚刚才为法典的“公道”而心服,此刻又被这意想不到的一幕再次冲击。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还是低估了这位中原皇帝。
“这这竟是收服女真的人心!”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声对同僚道,激动得胡须都在抖动,“非止畏威,更是怀德!陛下之仁,竟至于斯!”
那卷厚厚的、似乎还带着关外风霜气息的皮卷,此刻重若千钧。
御座之上,庆帝的目光紧紧锁在苏察阿礼手中那卷厚重的皮卷上。
纵然是帝王心性,此刻也难以抑制地流露出激动与欣喜。
他没想到,在这万国来朝、法典初立的大喜之日,竟还能收获这样一份来自遥远边陲、饱含赤诚的意外之喜!
“快!”庆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对身旁的夏守忠吩咐道,“速将万民书呈上!”
夏守忠不敢怠慢,连忙小步疾行下丹陛,从那依旧躬身高举皮卷的苏察阿礼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了那卷“民心”。
他返回御座之前,略一迟疑,还是选择亲自、郑重地将其奉至庆帝手中。
庆帝几乎是有些急不可耐地接过了皮卷。
入手是粗糙而厚重的触感,带着关外特有的风霜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在满殿文武、万国使臣屏息凝神的注视下,缓缓展开了这份非同寻常的“谢恩表”。
皮卷之上,是密密麻麻、略显笨拙却无比认真的汉字与女真文交错书写,其间更是布满了大小不一、颜色暗红的指印,宛若一片赤诚的血色星辰。
字里行间,尽是质朴无华却发自肺腑的感恩之言——
庆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字,每一个手印,仿佛能看到无数张饱经风霜却充满感激的面孔。
他看得极为仔细,殿内静得只剩下皮卷展开时的细微摩擦声,以及庆帝偶尔因触动而发出的轻微呼吸变化。
终于,当最后一个字映入眼帘,庆帝猛地抬起头,胸膛剧烈起伏了一下,随即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豪情,仰天爆发出畅快无比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好!好一个‘永为大庆忠臣’!好一个‘永祀陛下恩德’!此乃朕今日所得,最重之礼!”
洪亮的笑声带着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回荡在奉天殿的穹顶之下,清晰地传入每一位臣属、每一位使者的耳中。
笑罢,庆帝再是连说三个好字,龙颜大悦,目光扫过殿下那些已然看呆了的藩国使臣,最终再次落到贾玌身上,眼神里带着一丝“如此好事为何不早告知朕”的嗔怪,但更多的却是无比的满意和畅快。
贾玌含笑微微颔首,心中却暗道“陛下,这仅是开胃小菜而已。接下来,还有更大的惊喜”
庆帝朗声笑道“朕心甚慰!苏察爱卿,奴儿干都司军民赤诚,朕已知之!传旨,厚赏,奴儿干都司免赋三年!”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察阿礼激动叩首,声震殿宇。
这一刻,所有藩国使臣,包括方才已然心服的乌力罕,都被这意想不到的一幕深深震撼。
他们亲眼见证了何为“民心所向”,对这位大庆皇帝的手腕与仁德,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