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古代的航运,不是一般的发达。
三国时期,东吴碧眼小儿,就派人从长江南下,来到了福建大员岛,再去逛广东南海。
所以说,明末清初,航线已经非常成熟了。
同样,这也是广东和福建两省,为何能出现那么多海盗集团。
航运发达,利益链太多,自然就催生了海盗行业的兴起,一直持续到21世纪。
“下官在广州,待了十几年”
“这个航线问题,算是比较了解的”
“从广州出发,沿着福建省海岸线,北上进入浙江海域,最后抵达舟山群岛附近”
“整条沿海航线,全程大概3000里”
“至于这个航行时间,就不一而论了”
“夏季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西南风,北上就是顺风航行”
“船速大概在,日行200里到300里,全程下来,就需要半个月,二十多天”
“具体的时间,也要根据沿海的天气,中途停靠补给的情况而定”
“秋冬季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东北风,北上就是逆风航行”
“这时候,就需要迂回航行,或等待风向转换”
“船速大概在日行100里,全程下来,就需要一个多月,甚至是两个月”
“去年,延平王北伐,就是选择在四月底”
“闽粤两地的海商,都听过一句谚语,夏季的时候,乘风顺流,十日可到”
“此次北伐,也是这个道理,兵贵神速”
“只要是顺风顺水,朝廷的十几万大军,半个月时间,就杀到了江浙海域”
“到时候,趁着满清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击必杀”
、、、
噼里啪啦的,说到最后,金光的长棍子,最后落在南京城的位置,眼冒寒光,脸色狠厉。
航线时间问题,谋士出身的金光,在广东待了十几年,非常的熟悉了。
毕竟,以前在平南王府,就是他负责尚可喜的走私生意,赚的钵满盆满。
只要时间选对了,遇上了好天气,从广东到舟山,海路北伐大江南,才是最佳的战略战术。
半个多月时间,十几万大军,就能运送到江浙外海。
这时候,满清鞑子即便是收到了消息,也无能为力了,兵力根本无法调整,只能严防死守了。
所以说,朱皇帝,郑成功,都会选择在四五月出兵,顺风顺水,完成对满清的一击必杀。
“咳咳”
讲完了航线,时间节点,金光轻咳两声,发现没人站出来,提出疑问。
于是,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
“其次,就是海船运载的问题”
“此次出兵北伐大江南,兵部户部准备了半年时间”
“考虑的不仅仅是兵力,还有配套的兵械,攻城器械,钱粮后勤,战马驮马”
“根据锦衣卫,旧港侯的情报”
“去年一年时间,紫禁城的鞑子,先后发送了三波援兵南下”
“第一波,是爱星阿,达素,明安达礼,穆里玛,总兵力四万”
“爱星阿的一万人马,已经全部阵亡了,死在了广州城,因道侯手里”
“明安达礼在湖广,也战损了几千人”
“达素的一万人马,此刻正在福建泉州,正准备进攻金夏两岛”
“穆里玛的一万大军,这时候正在镇江,筑城固防”
“第二波,就是岳乐和卓罗的援兵,足足有五万大军”
“这些清狗子援兵,大部分都在南京城,剩下的,分布在南直隶各州府”
“第三波,就是遏必隆和罗可铎援兵,也是五万大军”
“这些狗鞑子,则是驻守在扬州城,随时准备渡江增加南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