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丁口人口(下)(2 / 2)

“呼、、”

沉思暗忖了一会,朱皇帝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

对这个大明王朝,还有历朝历代的人口,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总之一句话,正常情况下,没有革命性的农作物出现,或是高科技加成的情况下。

整个中原,九州大地,能养活五六千万,八九千万,就算是尽头了。

“龚尚书”

“说的好,朕是听懂了”

“再说一说,现在的人口丁口吧”

“全国的,满清鞑子的,还有咱们自己的,都详细说一说”

是的,说来说去,聊那么多,其实还是要回到现实,回到明清双方的国力问题。

以前,穿越而来的朱雍槺,靠军队的粮饷,还有一些强硬狡诈的手段,夺取了监国和大明皇位。

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这个皇帝,或是真正的做到,驱除鞑虏,光复江山,就不能这么搞了。

至少,得在朝局格局方面,经济政治方面,下功夫了。

不能一根筋,一心盯着军事军队,那是真正的穷兵黩武。

“咳咳”

终于回到了正题,老辣稳重的龚彝,轻咳两声,清了清嗓门,稳定了一下情绪。

“回禀陛下”

“大明王朝,从天启年间,就开始乱了”

“直至今日,打了几十年,天下还是纷争乱战,厮杀不断”

“无论满清鞑子,还是本朝,这几十年来,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丁统计”

“所以说,这个人丁数据,也只能靠估算了”

“老臣,还有各位同僚,也是根据大西南六省,各州府县的赋税情况,推算出的一些数据”

“如今整个国家,两京十三省,总人口数据”

“应该是在7500万,到8000万左右,也就是对半砍”

、、、

是的,战争就是这么的残酷,死伤无数。

兵过如梳,匪过如篦,赤地千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尤其是这几十年,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从北打到南,一路横推过来,屠城灭口是家常便饭。

当然了,这个数据,户部也只能靠猜想了,毕竟没有进行真正的人口大普查。

“当然了”

“官府在册的数据,或是缴纳赋税的人口,应该是6千万,甚至都不到”

“其他的,都是隐户,逃户,客户”

“这个数据,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就像,在万历年间,全国的总人口,在1.5亿左右”

“但,真正缴纳赋税的丁口人口,能有一个亿,就非常不错了”

“这十几年来,本朝和满清鞑子,打生打死,钱粮赋税,到处都是窟窿”

“迫不得已,双方都在找人,强制各州府的世家门阀,豪商贵族,贡献丁口和粮饷”

是的,官府在册的丁口数量,跟真实的人口,肯定是有差距的。

毕竟,人不是动物,猪狗牛羊,人是有脑子的。

各个州府县的大地主,有无数的办法,去躲避朝廷的清查。

当然了,明清双方,打生打死几十年,天下打成一团乱粥。

不出意外,明清双方,都得为钱粮发愁,于是乎,都不约而同的,朝世家大户下手。

总之一句,哪里人多,哪里有钱粮,就往哪里搞,不服就砍。

“呵呵”

听到这里的朱皇帝,眼眸一聚,脸色微变,暗自咂舌,呵呵一笑。

“几千万啊”

“对半砍”

“洒洒水,就全没了”

“老武夫,老杀胚,命如草芥啊”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末日”

“动辄屠城灭口,抄家灭族,人都要砍完了啊”

“满清鞑子,大西军,八大王,闯贼流贼,辽东军阀”

“他妈的,就没一个是好东西啊、、、”

、、、

喃喃自语,冷言冷语的朱皇帝,一边嘀咕着,一边看向右侧的一群老武夫。

呵呵,太他妈的有意思了,右侧的五军都督府,各个头脑首脑,全部低头,一副装死的样子。

没错的,朱皇帝说到这个丁口问题的时候,他们就进入了贤者状态,低头装死。

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尚可喜,夔东那边的王光兴,大西军的陈建。

这帮人,就没一个是好东西,全部参与过大屠杀,屠城灭口,眼里就没有人命的存在。

不过,这帮老武夫,也是心中不忿,暗自嘀咕啊。

没错的,他们是杀胚,上面的朱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武夫皇帝,手头上几十万的人命呢,京观景观,砍头剁首,武夫杀胚中的高手。

没看到嘛,大殿门口的角落里,就有一大堆人头呢。

没错的,那是川楚总督文安之的大手笔。

把郝承商和王自德,还有他们的嫡系手下,几百个核心成员,全部砍掉了,送到了昆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