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香近臭!
即便是亲兄弟,未分家,住一起久了,肯定会有很多摩擦。
他才会让二房留在安庄。
甚至!
老爷子还干净利落地,给两房分了产,分产不分家!
财产分离,赚的都是自己的,有奔头啊!
安流风不禁为老爷子点赞。
老爷子给两房置产的银子,都是卖鱼货挣的银子。
至于卖东珠的那一万两。
他不准备充入公中,因为这是大孙子安流风,找到的东珠。
公中的财产,按理都是要两房平分的,但这对安流风与大房,就不太公平了。
很多兄弟不和。
都是因分配不均引起的。
老爷子看得很明白,干脆都留给安流风,让他自己用来置产。
京里的商铺与大宅,就是用卖东珠的银子买的。
老爷子已给二房买了大船,还准备,把小白江边的那处悬崖所在的山,给买下来。
准备建一个私人码头,方便停靠自家船只,与运送鱼货。
他还准备,把安庄的老家给翻新了,全都盖上新瓦房。
还要再买五十来亩地,以后归到二房名下,有了码头、山、田地与新瓦房。
二房以后的日子,已是整个安庄最好的,其实也不比大房差多少了。
大房还要供养老人与一个学子呢,因此,平县的庄子与田地,就归了大房。
老爷子还定了家规。
不管哪一房,孩子读书、娶妻或嫁女,都必须经过大家长的同意。
目前是他老爷子镇场。
以后就要安流风挑担子了。
他是怕两个儿子媳妇,眼界短浅,万一给孙子娶个搅家精,或者把孙女嫁个糟心汉。
搅得家宅不安!
最重要的是,怕他们给大孙子拖后腿,所以,安老爷子还是有私心的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安流风可以轻装上阵,前往清山书院读书了。
大姑派了马车,让冯家表哥冯安,接他一起同往。
冯安比安流风大两岁,今年十七,去年刚考过院试。
来清山书院求学的。
有很多都是秀才。
“表弟,回头给你介绍几个同窗,吴四少早想见见你了,他是乐安侯府的少爷。”
冯安兴致勃勃地说道。
乐安侯府?
哦,是他家啊!
安家以前定居平庄,一直是乐安侯府的佃户。
冯家的马车,停在书院门口,安流风跟着冯安下车。
书院里不让马车进入,也不让下人进去伺候。
实行住宿制。
每月有两日休沐。
先是去值守的主事那里报备,接着由两位以上先生考核,交上束修,才能入学。
不过!
已通过院试的秀才,可免去考核,看到安流风的荐书,知道他十二岁就过了童生试。
两位先生对他的态度。
明显温和了许多。
书院也是讲究考中率的,一个有潜力的好学子,考中的机会大啊!
这能提升书院的名气。
安流风交上束修,每年十五两银子,入学手续就算办好了!
他选择跟表哥冯安住一起。
这一点,倒是挺人性化的,并不强制分配宿舍。
因为很多学子家里有权有势,让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跟寒门学子住一起?
不起矛盾才怪!当然,也有双方交上朋友的。
宿舍区有两类。
一类是通铺房舍,另一类是单独的院子,里面有多间屋子。
有钱的学子,会单独租下一座院子,叫上认识的学子,三五人一起住。
无财力的穷学子。
那就只能统一住通铺了。
冯安这个院子,目前住了五位学子,其中一个就是吴四少,大名叫吴言,是乐安侯的孙子。
另外三人,分别叫孙羽、胡舸与宋海龙,都是京城人。
身份最高的是吴言。
孙家是皇商,胡家是开钱庄的,宋海龙的父亲是一个六品武官。
那么!
冯家不过是小商户,怎么跟这些人走在一起了?
刚开始,安流风还以为他们是情投意合。
其实。
这几家人,多少都能扯上点亲戚关系,包括安流风在内。
冯安的姑姑,嫁到孙家的一个旁支,孙家有女嫁到宋家,是宋海龙的堂婶。
孙家还有一个姑奶奶,嫁到胡家,吴言的生母,正好也出自胡家。
安流风又是冯安的表弟。
于是,他们就变成亲戚关系了,虽是七弯八拐的亲戚,但至少比与陌生人一起住要好得多。
有冯安在,又有吴言听说过安流风,很快融入这个小团体。
很快,他们几个发现。
这位新来的,年纪轻轻就考上秀才的表弟,俨然就是一个超级学霸。
还是过目不忘!
简直神了。
更让他们佩服的是,书院年底小考时,安流风名列第一!
艾玛!
跟一个学霸住一起的感觉,真是压力好大啊。
但到了第二年乡试时,几位舍友,都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安流风觉得,任何考试,都可以采用题海战术。
这里科考,还是八股文。
真的太没挑战性了。
他从系统知识库中,下载了诸天万界所有的八股文,让026帮忙整理分析。
最后。
选出六套模拟题库,每套三百篇佳作,还都不带重样的!
安流风很快就全部记下,角色傀儡替身过目不忘。
其他几位舍友,就痛苦了。
要不是这些佳作,都很精彩,他们都快背吐了。
但效果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