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仇火燎原:各方势力集结 一(1 / 2)

大宋朝廷调集精锐军队,并与姑苏慕容氏联合欲剿杀萧峰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江湖。

这股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汇聚,立刻点燃了那些与萧峰有着血海深仇的势力心中最后的、也是最炽烈的复仇火焰。

他们自知凭借自身残存的力量,终其一生也难望复仇项背,如今眼见巨腿可抱,岂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一时间,江湖风起云涌,无数仇恨的目光投向了万劫谷。

残阳如血,洒在少林寺断壁残垣之上。

昔日飞檐斗拱的殿宇只剩焦黑的木梁斜插在瓦砾中,殿前那对镇寺石狮也断了头颅,唯有阶前几株枯松,还倔强地顶着半枯的枝丫,像是在无声诉说着这座武学圣地曾遭的浩劫。

往日里晨钟暮鼓、僧众云集的景象早已不在,如今整个遗址内,只剩稀稀拉拉二十来个僧众,在几位侥幸在外化缘未归的“玄”字辈老僧带领下,靠着山间野果和周边村民的零星接济,隐匿在嵩山深处的岩洞里苟延残喘。

当大宋朝廷联合姑苏慕容氏欲剿杀萧峰的消息,顺着山风传到岩洞时,几位“玄”字辈老僧先是僵立片刻,随即眼中迸出混杂着悲恸与狂喜的光。

玄生大师率先拄着开裂的禅杖起身,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杖身,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带着禅杖上的木纹都似要被捏碎。

他没说话,只是迈着踉跄却坚定的步子,朝着岩洞深处那间用破布帘隔开的“禅房”走去,其余几位老僧——玄寂、玄渡、玄难,也紧随其后,连衣角扫过地上的碎石都浑然不觉。

禅房内,一张缺了腿的木桌勉强用石块垫平,桌上放着一盏豁口的陶碗,碗底还残留着些许隔夜的糙米。

玄生大师走到桌前站定,先是抬手抹了把脸,指腹蹭过眼角时,竟带出两道浑浊的泪痕。

他从怀中摸出一串念珠,指尖刚触到珠子,便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念珠在掌心来回摩擦,发出“咯吱咯吱”的细碎声响,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捏成粉末。

“阿弥陀佛……”玄生大师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痛感。

“佛祖亦有金刚之怒,何况我等凡僧?”

“萧峰那魔头,当年打上我少林山门,毁我大雄宝殿,烧我藏经阁——那阁里藏着的可是我少林千年的武学典籍、历代高僧的禅悟心得啊!”

说到此处,他猛地抬高声音,念珠“啪”地一声从掌心滑落,滚落在地,几颗珠子撞在石地上,碎成了两半。

旁边的玄寂大师立刻弯腰去捡,他的动作比玄生更显僵硬,左手衣袖空荡荡的——当年萧峰大闹少林时,他为护藏经阁,被一掌打断左臂,如今只剩右臂勉强能活动。

他捏着碎成两半的念珠,指腹反复摩挲着断口,眼神里的恨意像淬了毒的冰。

“玄生师兄说得对!”

“那魔头不仅毁我基业,还杀我同门!”

“玄慈师兄为护少林颜面,自绝于天下英雄面前;玄痛师弟在藏经阁与他缠斗,被他一招‘亢龙有悔’震碎心脉,死的时候,连眼睛都没闭上!”

他越说越激动,右臂猛地捶向木桌,桌上的陶碗被震得跳起,碗里的残水洒了一地。

“还有山下的俗家弟子!”玄渡大师素来温和,此刻却也红了眼眶,他双手合十,指缝间却在微微发抖。

“当年萧峰离寺后,朝廷误以为我少林与他勾结,派兵围山,山下三十多个俗家弟子为护山门,全死在了官兵的刀下!”

“他们中最小的才十五岁,去年还跪在我面前求授《易筋经》入门心法……”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哽咽起来,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胸前的僧衣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玄难大师一直沉默着,他的脸上留着一道长长的疤痕,从额头延伸到下颌——那是被萧峰的掌风扫过留下的印记。

此刻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

“此仇不共戴天!”

“如今朝廷大军已出,慕容世家也愿助力,这是天赐的机会,也是我少林复仇的唯一希望!”

他猛地站直身子,虽然因常年病痛而身形佝偻,却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决绝。

“我等虽力微,但若不去,何颜面见历代祖师?何颜面见死去的同门?”

“今日便让我等换上俗家衣裳,带上剩下的戒刀,哪怕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去万劫谷!”

“能亲手砍他一刀,便是死也瞑目;即便砍不到,也要亲眼看着他被大军擒杀,亲眼看着他为死去的同门抵命!”

“对!亲眼见他伏诛!”玄生大师立刻附和,他捡起地上的念珠,将碎珠揣进怀里,像是要带着这份破碎的伤痛去复仇。

“我等还要带上经卷,到了万劫谷外,一边为亡魂诵经超度,一边等着那魔头授首!”

“让死去的同门知道,我少林没有忘了他们,我等没有忘了这血海深仇!”

岩洞外,听到几位老僧对话的武僧们也纷纷围了过来。

他们中有断了腿的,靠着木杖支撑;有瞎了眼的,被同门搀扶着;还有的身上留着深浅不一的伤疤,那都是当年与萧峰或官兵缠斗时留下的印记。

一个年轻的武僧攥着腰间的戒刀,刀刃因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嗡鸣。

“师父们,带上我们!”

“我们虽武功不及各位师父,但若遇上萧峰的手下,也能拼上一拼!”

“还有我!”另一个武僧扯开衣襟,露出胸口一道长长的伤疤。

“这疤是当年萧峰手下的人砍的,今日正好去讨回来!”

玄生大师看着眼前的弟子们,眼中的悲苦渐渐被决绝取代。

他抬手抹去泪痕,声音重新变得沙哑却有力。

“好!今日我等便一同前往万劫谷!”

“换上俗家衣裳,带上戒刀与经卷,若能复仇,便是少林之幸;若不能,便与死去的同门在地下相会!”

“走!”

话音落下,几位老僧率先转身,朝着岩洞外走去。

年轻的武僧们紧随其后,他们有的拄着木杖,有的互相搀扶,有的攥着戒刀,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

残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一道跨越了生死的复仇之路,从嵩山深处,缓缓通向万劫谷的方向。

……

大理天龙寺残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