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设置电报机的目的,是为了将文庙里发布的圣旨,第一时间传达天下,但电报机房实际上并不在文庙里面,而在与文庙一墙之隔的孔府内。
原因也很简单,文庙作为一个专门的祭祀场所,根本没有合适的地方,放置电报机。
再加上两地之间就一墙之隔,距离非常近,设在孔府,并没有任何不便。
当然,如果走正门往来的话,还是有一点点距离的。
为此,赵瑞又特意在旁边开了一个凿墙开了一个小门。
徐妙锦带人前来之后,首先就更换了小门的侍卫。
见到电报机还在自己人的控制之中,做保障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四周的警卫,都是天枢司的护卫,徐妙锦顿时心神大定。
她一赶到,管事的官吏连忙迎驾,问道:“可是有陛下的圣旨?”
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将皇帝祭祀圣人的祷文发布天下。
徐妙锦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距离曲阜最近的新军营地在哪里?离此有多远?”
那名官员一愣,不明白为何贵妃娘娘会问起此事。
好在他之前参与了电缆线路的架设,其中便涉及通往军队驻地的线路,故而对此有所了解,当即答道:“距离曲阜最近的新军军营,在济南城外百里,距曲阜约摸两百里。”
济南是山东的首府,以前的军队,大多是驻扎在城市中心的。
一座座城池,便是一座座军事中心。
毕竟,修建城池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发展商业,而是为了防范敌人进攻,就是天然的军事驻地。
但朱允熥实行军制改革之后,大明军队从冷兵器时代,迈入了热兵器时代。
按照朱允熥的旨意,大明不再修建城池,加固城墙,原有的城墙,虽未拆除,却也基本废弃不管了,连城门也不再是白天开放,夜晚关闭,而是尽可能一直开着,除非附近出现了盗贼,这类情况,基本上全国罕有。
眼下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城门再没有关闭的必要,晚上也不宵禁,任由百姓来往。
原来驻扎在城里的军队,也皆从城中撤出。
新军的营地,往往建在远离城池的地方。
那是纯粹的军事基地,而与周围居民,皆不相往来。
城市里面的日常治安维护,转而交给捕快衙役,以及由按察使司衙门统率,同时也受刑部管理的武丁。
军务和政务,基本上也就彻底分了开来。
当然,除了驻守边防的军队之外,各省的驻军仍有威慑贼寇,保持境内稳定的职责,也不可能离省府太远。
如果真的遇到地方捕快衙役,武丁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省府衙门仍可向驻军求救,请求驻军介入处理。
山东的情况便是如此,从曲阜到济南约摸三百里,驻军的营地恰好在距济南百里的地方,来曲阜则刚好是二百里。
“如果军队从那里出发,急行军赶到此地,最快需要多久?”徐妙锦又问道。
那人更糊涂了。
好端端的,调军队过来干吗?
难道发生什么变故了?
他心中一紧,忙道:“新军都是按陛下的旨意组建,与原来的旧军大不相同。”
“新军不仅配备了先进的火枪火炮,还有大量的马匹和战车。”
“且从新军驻地到曲阜,一路都是宽敞的水泥大道,又皆是平地。”
“两百里路程,急行军的话,现在出发,天黑前或可抵达此地。”
平定草原之后,草原上的马匹,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原。
这些马匹,极大的补充了新军的军备。
除此之外,便是战车。
战车曾在春秋战国时广泛使用,但后来随着骑兵战术的兴起,逐渐被淘汰。
但朱允熥改制新军后,战车又重新得到了重视。
原因很简单,战车能携带大量的后勤补给物资。
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军队作战消耗的弹药数量激增,急需交通工具运输补给。
在还没有汽车的情况下,马车无疑就成为了最好的运输工具。
大明新军装备的马车,可不是从前的那种马车。
而是由大明新式工厂生产,装备了钢铁轴承,减震弹簧,新式刹车,以及天然橡胶轮胎和新式转向轴的四轮马车。
这种马车,即便拉车的战马被突然击毙,也不会倾覆。
水泥路又加快了它的行进速度。
两百里的路程,尽管一路皆是平地,但步兵正常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抵达。
可坐在马车上,一日即可。
这也是为什么朱允熥会在大明新军中推广新式马车的原因。
兵贵神速。
早一天或者晚一天抵达,很多时候,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马上给那里的驻军发电报,让他们即刻出发,前来曲阜文庙,要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一刻也不能耽搁。”
管事的官员吃了一惊,忙问道:“贵妃娘娘,发生什么事了?”
“这你就无须过问了。”徐妙锦急声道:“你只管立刻去拟电报,速速发出便行。”
“依律,调动驻军需得由军务处下令。”管事官员试探着询问道:“要不要立即给军务处发一封电报,再让军务处发电报调动驻军?”
“不用了!”徐妙锦挥手道:“直接给驻军发,无须经过军务处调兵,暂时也不必发电报将此事告知军务处。”
虽然她的推测是王守廉行兵谏之事,与军务处的将领无关。
但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军务处可不止一个军务大臣。
她此刻身在山东,也不知道今日是哪个人值班。
若是值班的军务大臣,也参与了今日的兵谏,那电报发过去,他遵不遵令调兵就不好说了。
再者,就算他遵令调兵,也可以在时间上拖延一下。
眼下事情紧急,每一分钟都可能出现新的变化,片刻也不能迟缓。
徐妙锦当然想绕过军务处。
更别说,本身发电报过去,对方翻译出电文,就需要时间,即使是紧急翻译,也一样。
多走一趟电报,也需要多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贵妃娘娘,这不合体制。”管事官员急切道:“没有军务处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