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最后一个狂欢的贝母季(1 / 2)

陈红军算是李龙的另外一个伯乐了。

李龙自己发展过程中,陈红军和李向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现在还记得当时陈红军当国营收购站站长的时候是怎么收他的那些物资的,价格不低,评价也高。

收购站关闭陈红军离开的时候不仅给他教了一些物资的评级方法,还给他介绍了贾天龙、赵辉这样的收购商。

可以说没陈红军的帮助,李龙的收购站不可能开的这么顺利,现在也不可能这么赚钱。

当然,这种事情算互惠互利,因为陈红军能升任站长,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李龙每年能给他这边提供不少好东西,让他超额完成任务。

当然,李龙也见识了陈红军被调往北庭后的平淡甚至有点窘迫的生活,那时候陈红军没了先前在玛县的谈笑风生,就连笑容都有些勉强。

当然现在是不同了,现在的陈红军面色红润,声音宏亮,显然这段时间收购站的生意不错。

“我是早就想过来了。”陈红军坐在会客室里笑着说道,“但前段时间实在是太忙,收皮子收杂货,还得应付一些检查和参观……”

“参观?你被那边树为典型了?”李龙惊讶的问道。

“嗯,和你想的一样嘛,咱们既然搞这一行,算是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补充,国家给了咱们这么好的条件,那赚钱了不就得好好纳税嘛。

我这个收购站体量虽然不大,但纳税方面在市里算是比较不错的,所以上面就拿我当个典型,经常有企业、老板过来参观。”

陈红军说这话的时候不无得意,他是体制内的人,自然知道有人罩着,那事情办起来就顺风顺水。

“现在忙完了?”李龙问道。

“嗯,我给自己放了个假。主要是贝母季开始了,接下来一个月估计都休息不了。我那边的体量虽然和你这边比不了,但一个月怎么也能收个三五吨。”

听听,三五吨!

三五吨干货贝母,就算是按统购价算,也是几十万的收入!

想想去年陈红军刚开始开收购站的时候,几万块钱都已经觉得是大钱了。

应该就是这一个冬天完成了蜕变,钱赚的多了,人也变得自信了。

“我已经正式辞职了。”陈红军又给李龙说了一个新的消息,“我们单位停薪留职的好几个人,大部分今年年初都回去上班了,创业失败,好歹有单位兜底。

我则是唯一的一个直接辞职的。其实以前我和单位的同事、个别领导还是有点矛盾的。你想嘛,我好歹也是当过领导的,后来突然就成了一般干部,那自然有心理落差。

现在想想,去年前我还是有点幼稚。结果我要辞职的时候,我那些领导同事反而挽留我,说实际上没这个必要,单位兜底,以后干不顺了还可以回来。

但我知道,现在做的这个我喜欢,我不想搞模棱两可的事情。既然做了,那就全身心的投入进来……”

陈红军喝了一口茶,笑着对李龙说道:

“当然,也是因为赚钱了。这一年赚的钱,顶我几十年工资,我有这个底气啊。”

“不过以后可不一定了。”李龙想着当前的事情,忍不住给他泼点冷水,“老陈,你知道天东林业局吧?”

“林业局?你是说现在即将成立的那个林业局吗?”

“是啊。”

“这个……怎么了?”

“林业局里原来归属于护林员的执法权,交给了新成立的森林公安。”李龙说道,“也就是说,以后护林员就不能收缴那些非法采药人的药材了。

新成立的森林公安会严厉打击非法采药、盗猎等行为。”

李龙没继续说下去,但陈红军的脸色就有点变了。

收购站能赚钱,两个大的原料来源是不能少的,一个是皮子,一个是药材。

现在森林公安进场,勺子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采药人的行为正式被宣布为非法,而打猎也是被严管的行为,当然眼下只是被劝,后来可是要坐牢的。

“所以咱们得趁着这最后的狂欢季,好好收一收贝母,攒点资金,然后寻找下一个比较赚钱的物资。”李龙说道,“今年一年,至少要攒个厚底子。”

陈红军原本还有点失落,让李龙这么一说,他也明白过来,担心害怕是没用的,只有把钱赚到手,才有底气去把收购站继续开下去。

当然后面不是说收不到贝母了,而是少了。采药人肯定还有,山里资源那么多,山口那么多,公安也封不过来,但这些以后就算灰产了。

李龙在布局国外,皮子从国外进口,也是在延续这一生意。

但即使是这样也无法长期继续做下去,因为再过十年左右,皮货市场就萎缩的不成样子了。

到时中高端皮子还有市场,低级市场,羊皮已经卖不掉了。

所以一个时间段有一个时间段的收购重点,李龙前世不干这一行也不算很清楚,这一世也是接触之后才明白的。

当然他虽然以前是行外人,但从市场变化能够猜测一些行情走向,为他布局下一步的计划做参考。

好在羚羊角这玩意儿,他还是能继续收购的。国内是在九零年开始限制进出口数量,零八年才开始明令禁止使用,同时禁止使用的还有穿山甲片等。

也就是说,他可以在这两年时间里多囤一些。至于出售的话,可以慢慢来,慢慢出货。

他想着只要刘山民那里能买,就一直囤。至于两年后海关控制进口出数量——只是控制,又不是不让进。

合法报关申请进入就行了,哪怕出高价关税也值得。

李龙在这里想着,陈红军在那边皱着眉头有些忧虑。

做国营收购站这么多年,对各种东西的品质、评级、定价什么的,他做起来游刃有余。

但对于市场的前景、政策的把控方面,他还真搞不准。

毕竟他才干私营收购站一年,这一年时间里更多的还是在柜台那里充当掌柜,哪像李龙那么轻松,还能研究一下政策?

这一年里他也算看出来了,贝母和皮子是大头,其他的杂项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如果贝母和皮子不好收了,那这收购站后面还怎么发展?

不过陈红军也只是略微的忧虑了一下,便笑着说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北疆这么大,总会有好东西被口里人看中的。说实话要不是和你合伙开了收购站,我也不知道贝母竟然能涨这么多。

所以说这事情呢,总会有转机的,咱们都想一想,开拓一下,看看什么东西好收好卖。咱们做买卖嘛,哪能总是一帆风顺呢?对吧?”

“对对对,老陈还是你想得开。”李龙笑着说,“就是这话。咱们北疆好东西多了,总能找到合适出售的。

再说了,可以找一找森林公安。他们到时没收的贝母总归是要有去处的,总不能销毁吧?”

陈红军眼睛一亮,笑着说道:“我明白了。北庭这边我还是认识一些人的,行啊,这事我知道怎么搞了。”

这个话题结束,李龙开始说车。

他给陈红军说贝母季狂欢结束其实也是给提个醒,他自己是有规划的,哈方那边直到下个世纪初才开始进行保护,所以无论是皮子还是羚羊角,至少这个世纪末,自己都是能搞到的。

和刘山民的关系越加密切,那么这些资源就越容易搞到。

而且李龙本身也没想着那么贪心,只要在苏联倒掉之后,能利用手头的美元囤积一大笔资源,接下来坐吃山空都行——哦,这个成语用的不对,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我在北庭市比较多一些,所以我觉得我开这个莫斯科人吧。其实我挺喜欢伏尔加的,二手旧一点儿也行。”

说到车,陈红军不是很懂,只是从外观上看着觉得拉达不怎么符合自己的习惯。

至于嘎斯车,他又不经常出去上山,觉得还是轿车比较符合自己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