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触目惊心(2 / 2)

世子稳重点 贼眉鼠眼 1698 字 12小时前

此刻殿内的气氛很凝重,每个人都阴沉着脸,空气仿佛都凝结成一片黑色的乌云。

石仲先自尽一案,反转了。

而殿内众人的算盘也就落空了。

他们只是希望通过石仲先的死,来制造朝野舆论,众口铄金之下,官家纵是再坚定,恐怕也根本推不动方田均税法的落地。

没想到,仅仅只是过了数日,案子就反转了。

石仲先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原本对官家不利的言论,如今也没人再提了,甚至很多人还向官家忏悔赔罪,觉得官家被自己冤枉了。

殿内众人的盘算自然已失败了,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官家一如既往坚定的决心,以及政事堂和新政司即将出台的方田均税法。

一旦正式立法成文,这条新政就再也无法阻拦,当它成为大宋的国法,谁若敢不从,自有监察府的官员处置。

这条新政,对殿内众人的利益影响实在太大了。

“现在怎么办?本宫该做的都做了,甚至跟官家都当面争吵起来,官家当时的脸色……”

“总之,本宫如今的地位你们心里清楚,官家非我亲生,与本宫毫无血缘,他必然不肯买本宫的账。”向太后冷冷地道。

一名老臣眯着眼,捋须缓缓道:“无论如何,不能容许官家如此胡闹下去,什么方田均税,他这是在动我们的命根子,老夫绝不答应!”

另一名老臣却无奈地道:“官家皇权在手,我等拿他奈何?可惜了我和族人名下的田产,以后都要按实际田亩交税了,原本官府造册的田亩数,仅有我家实际田产的十分之一,今后怕是一亩都瞒不过。”

“若是真按实际田亩数交税,我等拥有这么多土地还有何意义?往后你我各家每年的收益,至少要损失八成!”

一名老臣起身朝向太后拱手,试探着道:“不如……请太后娘娘屈尊,再去劝劝官家,事情不能这么干,我等都是为大宋立过功,付出过心血的功臣,所求不过是几亩地而已,官家何必赶尽杀绝。”

向太后冷冷道:“本宫再去劝?然后再被官家一顿训斥?我可是长辈,丢一次脸还不够吗?”

另一名老臣气愤地道:“当年神宗先帝和王介甫在世时,朝廷推行变法也没这般咄咄逼人,太过分了!根本不给我们活路呀!”

“这样下去,我等没了活路,官家也别想……”

话说到这里突然顿住,说话的老臣脸色苍白,急忙仰天打了个哈哈:“口误,口误,一时气愤,口不择言了,诸位莫怪。”

众人也都扯了扯嘴角,表示只当没听见。

然而接下来,殿内竟陷入一片诡异的沉默。

众人都不说话,可空气里却弥漫着一股阴冷的气息。

良久,向太后脸色一变,急忙站起身。

“本宫乏了,恕不留客!”

说完向太后转身便朝寝殿走去,脚步匆忙,甚至带着几分踉跄。

其余的人也纷纷起身,低着头匆匆离开了庆寿殿,每个人的神情都透着几分诡异。

…………

楚王府。

赵孝骞低调出行,他只穿着普通的便服,随行的陈守也只带了近百名禁军班直,就连马车也是普通大户人家的蓝顶篷车。

一行人出了宫,沿着御街没走多远便来到了楚王府。

赵孝骞登基后,楚王府戒备更森严了,王府周围多了数百名禁军护卫,府里的宦官宫女也增加了不少。

这都是赵孝骞安排的。

毕竟儿子当了皇帝,总不能亏待了亲爹。

不仅没亏待亲爹,也没亏待亲娘,赵孝骞的母亲冯氏所住的芳林园府邸,也被安排了禁军班直和宦官宫女,一家三口可谓是富贵至极。

站在楚王府门外,赵孝骞抬头看着熟悉的门楣和摆设,还有门外值守的王府禁军,每个人的模样赵孝骞都熟悉得很。

见赵孝骞到来,值守的禁军们纷纷激动地双膝跪拜,有的口称“官家”,也有口称“世子”的。

赵孝骞哈哈一笑,亲自上前搀起一名熟悉的禁军都头。

“老沈,对吧?朕记得当年你在陈守麾下,有一次跟袍泽兄弟耍钱打起来,被陈守揍得满头包,还逼着你和打架的袍泽手拉着手唱歌,当时你都快羞愤自尽了……”

名叫老沈的都头老脸一热,尴尬陪笑。

本来被官家记得是一件好事,多么荣幸,可官家偏偏记住的却是这些不长脸的烂事,老沈的心情此刻很复杂。

赵孝骞环视王府禁军袍泽,这些人当初可都是自己的老班底,跟随自己南征北战,他们贴身护卫自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今赵孝骞已是天下共主,可王府的禁军还是留在王府继续保护他的父亲家人,只有陈守被带进了皇宫,飞黄腾达了。

“今日咱们老弟兄相见,朕来点实在的,老郑,传旨下去,楚王府的这些老弟兄,每人赏赐五十两,给弟兄们打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