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君》剧本中,杨唤宜与商叶初仅有一场对手戏:一位孩子因为生来不太健康,即将被AI“优化”掉。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仓皇逃出,就在这时,天君打着伞路过,看了这对母子一眼。
母亲见有人来,便扑上来求救。但天君并不在乎人类,即便母亲抓住了她的衣角,也只是低下头,冷冷地看着这对母子。
最后,在天君的注视下,这对母子再次被维护秩序的AI拖走了。
自始至终,天君不需要说一句话,只有那位母亲单方面求救,说是零交流也不为过。就算杨唤宜没有生病,来了剧组,也没什么和商叶初碰面的机会。
剧本围读会由导演和编剧领头。艾晓东就是个甩手掌柜,一切全交给绍光济打理。商叶初整理好自已在读剧本中产生的疑问,一个一个地抛了出来。
“导演,”商叶初提问,“天君对起义军是什么感情?”
艾晓东抢先回答道:“不在乎。就像人不在乎蚂蚁一样。”
绍光济脸色变了变,商叶初见状,心中有了数。
商叶初满面求知若渴,提问道:“那剧本就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天君真的完全不在乎人类,为什么会留在那个废弃工厂,和起义军一同生活呢?”
“没有任何不合理,”绍光济毫不迟疑道,“天君当然是在意人类的。如果没有人类,何来文明?正是因为起义军的诞生,天君才有机会重现人世。”
以作者的视角,天君当然应该把所有人类当成虫子,这才符合无欲无求的神的形象。可以导演的角度,一个无情无欲的主角,会让观众觉得主角像个垃圾袋——太能装了,绝不会讨人喜欢。天君必须得很在乎起义军才行。
艾晓东皱了皱眉头。他不是那种为了自已的作品死战的作者,既然绍光济这么说,那就这样吧。
“OK,我保留看法,你随意。”艾晓东耸了耸肩,又转向商叶初道,“如果你认为一个神应该人味十足的话,可以这么演。”
阎王打架小鬼遭殃。艾晓东对这个改动的不满都快写脸上了。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这才第一个问题,导演和原作者就产生了分歧。后面的问题还得了?他们听谁的是好?叶初也真是的,怎么开场就扔了个雷!
商叶初微微一笑,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既然这样,导演,在诠释过程中,我这样处理可不可以?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天君是漠视人类的。随着起义军的行动、成长,天君逐渐开始变得在乎人类……”
众人都向商叶初望来。在众人眼中,叶初这段话显然是在和稀泥。
绍光济的笔在纸上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没有直接否决:“详细说说。”
“既然天君是随着起义军的出现而重生的,”商叶初解释道,“那就说明,人类并非对天君毫无影响。起义军的成长,也与天君的情感状况挂钩。当起义军刚刚成立时,一盘散沙,各怀鬼胎,各自为政,天君也对人类漠然处之;当起义军初步具备群体概念时,天君情感解冻,开始正视人类;当起义军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时,天君自然对人类爱得深沉了。”
见绍光济仍在思索,商叶初又补充道:“文明虽然影响着人类,但人类也构造着文明。以天君的状态,影射起义军的状态,绍老师和艾老师觉得合不合适?”
艾晓东下意识觉得有哪里不对。商叶初这个说法,仔细一想似乎和绍光济那套狗屁没区别。但不知道为什么,艾晓东心里就是一点火气也生不起来。见鬼,好像说得还挺有道理似的。
算了,这样的处理,总比天君一上来就心怀大爱强得多。艾晓东勉强点了点头:“可以这么解释。”
绍光济沉吟良久,最终,在纸上的问号上画了个叉:“这个问题明天再讨论。”
绍光济没有当场否认,证明这个提议有商量的余地。商叶初多少松了口气。谢天谢地,起码不用全局面瘫了。
这个处理看似和稀泥,实则是为了商叶初的存在感做打算。天君的态度从冷漠到融入起义军,其实也暗合了观众对起义军的态度变化。
一部新电影,观众要随着剧情一步步展开,才能对主要角色产生感情。没有电影开场三十秒就对片中某个角色爱得死去活来的道理。
天君的情感变化,正暗暗切合着观众的情感曲线,能让观众产生更多代入感。观众越代入谁,就越喜欢谁。商叶初可不想真变成摄像头主角,必须自已下功夫才成。
第一个问题暂时过去了,商叶初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天君对待这三个角色的态度,与其他起义军成员不同?这三个人,是否有什么隐藏身份?”
说着,商叶初将自已的剧本推上前。剧本角色简介页上,圈着三个人名。
阿尼卡,塞缪尔,达利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