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高。”
“县长,硬。”
“黄老爷,又高又硬!”
“哈哈哈哈……”
碉楼片场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好,那明天我就照着刚才说好的来。”
“一定,这样才对。”
姜纹,葛忧,发哥三人,不光拍,还在现场不断打磨。
剧本是有的,台词是有的,但到了他们三人手里,剧本有和没有,区别不大。
就像郭于二人上台说活儿,有没有台本,没有任何区别。
都是上场前临时对一下内容,接下来就看上台的反应,互相碰撞。
要不郭老师总说:“驴鞭,你最好照词说。”
“那您倒是给我词啊?”谦哥则会这么回。
这不是玩笑,是真事。
如今这三位演员,也都是高手。
编剧写台词,是按照人物写的。
可他们演的时候,还得考虑镜头,节奏感,与自己是否契合。
真拍起来,8成的词,都现对。
就这场戏,不到十分钟的内容,愣是给这三个货拍嗨了。
姜纹,葛忧自不用说,就连平时一向只认钱的发哥都愿意跟着反复磨。
非常少见。
“行,今天先收工。”姜纹的大粗嗓子一吼,这就完事。
“姜导,过来一下。”
张远抬手,让姜纹把自己扶起来。
“投资人架子就是大,还得扶着才能起来。”姜导戏谑道。
“废话!”
张远瞅了眼场景。
黄老爷是否高硬,他不知道。
但几天跪下来,他的膝盖已经彻底硬了。
“明天拍特写,你就不用跪了。”
“我也就罢了,那二位岁数比我大多了,我受得了,他们受的了吗?”
张远反手指了指一块跪着那两位。
其中之一还是姜纹的亲老弟。
帝圈的人都知道,姜纹不文,姜武不武。
说的是这哥俩的性格,不是演技。
其实姜纹能演静的角色,姜武也可以演狠人。
不过姜纹本性好交朋友,而姜武则是个相对沉默寡言的主。
可能老爷子这么取名,是为了“互补”?
就像命里缺金,名字就得带“鑫”一样。
张远锤了锤膝盖,看了眼姜武。
老哥都快站不起来了。
能这么坑亲弟,也就亲哥了。
武举人这角色,最早想找孙洪雷来演。
为啥找他?
因为武智冲这个人物,被葛忧和发哥二人,称为“坏到不能再坏”,是全片最恶的人。
和胡万不一样,他虽也为虎作伥,但可不自作聪明,而是墙头草。
听说黄四郎被斩首后,他是头一个造反的。
别的主要角色,无论是张麻子,师爷,还是黄四郎,其实都有自己的立场。
师爷是中间派,剩下俩人一左一右,为两头。
而武智冲却是“谁赢他们帮谁”。
与县长夫人这个角色交相呼应。
并且黄四郎杀人,需要理由,或为了财,或为了名和权。
但武智冲杀人,只需由着性子来,因为卖凉粉的洒了他的酒,便能将人打到半死。
所以说他“最恶”,没有半点错。
找孙洪雷,就是为了这个“恶”字,全华夏论恶,谁恶的过他。
这可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人材!
孙洪雷没档期,后来又找了别人,却临时放了姜纹的鸽子。
这才让老弟来救急。
结果一救,便救出了一个经典形象。
后来《生化危机8》这款游戏出现后,因为外形相像,武举人这称呼被用到了游戏中。
而再看《让子弹飞》时,大家却称武智冲为海森博格。
张远在片场来回走,舒缓膝盖,却很快听到了姜纹的大粗嗓门低吼了起来。
“不行!”
“绝对不行。”
“怎么不行了?”
“就不行。”
张远一瘸一拐的凑过去。
助理在旁看着他的样子,突然有种报仇雪恨的感觉。
毕竟前几天因为自己打搅了他的好事,可给我一通操练到瘸腿。
“怎么啦?”上前一瞧,是制片人马珂在和姜纹吵吵。
“还是这点事!”姜导异常不满道。
开拍之前,就有品牌方找来,想要搞植入。
大导演,大投资,品牌方当然感兴趣。
不是冲着姜纹导演这个名头,而是冲着葛忧,尤其是周闰法两人的名气。
一听说有发哥,十来家品牌主动上门。
不可否认,发哥的确有商业价值。
其中就有泸州老窖。
被拒绝后,这回人家的经理直接来到剧组,上门请求。
并且态度特别好,都不用放我们现款的酒。
只要往酒瓶子上,贴一个带我们名字的商标,甚至可以为了符合拍摄画面做旧。
就露个名字便好,只要几个镜头带到,就给800万!
这年头酒厂有的是钱,央视标王都是白酒。
而且制片人马珂说的也有道理,合适。
因为《让子弹飞》这部戏中,黄四郎的靠山是刘都统。
刘都统就是刘湘,民国时期,川蜀地区的实际掌控者。
并且以贩卖烟土闻名。
而且这部戏是有川蜀话版本的,可见其故事背景就在该地。
原著《夜谭十记》的作者马识途也是川蜀人,这本书中本身就带很多当地方言。
而泸州老酒正源自四川泸州,是当地酒!
并且百多年前,就已经存在,无论从历史,还是故事背景来看,都成立,不违和。
但姜纹就是死倔,不同意!
再合适都不同意。
要不马珂说,总被他气的头发都发白。
见他来了,马珂好似遇到了救星。
我的话不听,投资人的话,你总得听吧?
这部戏投入巨大,能提前捞点回本是好事。
“你来评评理。”
“人家都这么到位了。”
“咱们一点面子都不给,成吗?”
“三番五次的来求,楞驳人面子?”
张远则看了眼已经扑上透明桌布,保护好食物道具,准备明天继续拍摄的餐桌。
剧组为什么怕偷吃?
不是怕费钱,而是怕不接戏。
这桌面上的食物,大多为寿司和生鱼片,以日餐为主。
这么布置,可不是因为姜纹崇洋,崇尚岛国。
因为这场吃饭戏不过内容精彩,也点出了正邪双方的背景。
黄四郎一上来就说让县长当他的介错人。
而张麻子则指出,介错人应该用长刀,短刀归剖腹者。
这其实是俩人在互相试探!
也确定了一件事,俩人都对岛国文化这么熟悉,因为他俩都曾留日。
清末民初,本就有不少留学者。
但这二人留日的缘由不同。
那时候留日的都是什么人?
最多的,便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早期革命党人!
说明黄四郎大概率是一位腐化的革命者。
而张麻子,剧本中明确表明,他曾是松坡将军的手枪队长。
松坡将军,就是蔡锷!
蔡锷曾旅日,联合孙文,一同讨伐袁世凯。
有意思的地方是,发哥就是从《建党伟业》剧组,刚演完袁世凯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