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十进制为何物?算数竟是科技发展的根基!(2 / 2)

“通过10个天干、12个地支的组合形成了每60天为一个周期的计时系统。”

“两个60天差不多就是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周期,而6个60天恰好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

“通过这套计时系统,在没有明确四季分别的商代,祖先们可以比较精确地掌握农时,可以更加简便地预判自然现象的发生。”

“作为农耕民族,一部精确的历法就可以为生产活动带来质的飞跃。”

看到这里。

历代的众多古人点头赞同。

他们在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历法。

故而,对于精确历法的巨大作用,他们心中很是清楚。

“有了经济基础才有上层建筑。”

“商朝背后的青铜时代、祭祀文化以及社会分工和阶级的分化,都是来源于相对先进的生产方式。”

“而十进制的产生或者说商代祖先在数学上的进步,恰恰就是这一切的基础。”

“从商朝到秦汉,华夏的科学技术就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发展。”

“华夏的科技水平,几乎可以和世界其它文明并驾齐驱,并保持着半个身位的优势。”

魏晋时空位面。

刘徽看着高空玄幕,眼中闪过震惊之色。

作为《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的作者。

华夏古代着名的算学大家,他对算学自然是十分热爱的。

但他真是没有想到,在后世之人的眼中。

算学,也就是后世称之为数学的学科,竟然会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因为自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

儒学才是华夏古代王朝的正统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学科。

类似算学这样的学科,在华夏古代的普遍观念中,算不得多重要。

然而,眼前视频中的内容,却将算学的作用说得极其重要。

这自然令刘徽非常惊讶。

但震惊之余,他觉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对算学日后的发展,也许会是好事。”

他喃喃自语道。

……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看着上空,眼泛思索之色。

眼前玄幕的观点,让他觉得很是新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道理,他从之前的视频中便知道了,对其也很是认可。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后世之人会说算学进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这让他感觉太意外了。

“算学真有如此重要吗?”

李世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觉得,未来的大唐,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算学了。

“时间来到了先秦两汉时代。”

“华夏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造纸术都已经出现,华夏文明的发展进入了加速阶段。”

“这时候,世界其它文明对华夏文明只能是仰望。”

“这是自然!”

听到这样的言语。

历代的众多古人心中,立时涌现出了自豪之情。

在他们看来,华夏古代文明曾经确实领先于全世界。

这是无数人先后思想的结晶,自然值得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