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凭借13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南下伐明。”
“一手打下清朝的基础。”
“他用兵三十余年,屡战屡胜,获得了无数荣誉和赞美。”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努尔哈赤却在袁可立的面前屡屡碰壁。”
“以至于袁可立这三个字,也一度成为了他以及后金的噩梦。”
“天启三年(1623年)七月,努尔哈赤下令大肆屠戮旅顺和金、复一带的百姓。”
“袁可立于是率军出击努尔哈赤,一战收复辽东要塞金州卫。”
“随后袁可立又命勇将出击,接连攻克复州、盖州两卫及旅顺、红嘴、望海、永宁等要塞。”
“使得后金“四卫已空其三,沿海四百余里之地奴尽弃之而不敢据”。”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满脸赞叹。
“此人当为国之柱石!”
一旁,程咬金同样点头道:
“此人带兵、作战皆是堪称骁勇之辈。”
“照我看来,已是有了陛下当年一半的风采。”
李世民没好气地瞥他一眼。
“比起拍马屁,我觉得你更该跟此人学习一下,如何带兵抗敌。”
程咬金嘿嘿一笑。
“两不耽误嘛。”
“而在努尔哈赤看来,登莱就不值一提。”
“他素来夸耀自己“百战百胜”,又怎能在此地遭遇失败?”
“因此,他接连七次大举进攻登莱,每次都是倾尽全力,铁蹄大军如乌云般滚滚而来。”
“可惜的是,无论他如何勇猛冲锋,如何运用高超的攻城战术。”
“始终在袁可立的缜密布局下,屡战屡败。”
“袁可立才智过人,运筹帷幄之际,灵活运用各种奇谋巧计与后金军队周旋。”
“从突围奇袭到伪装迷惑,从断绝粮道到离间策反,各种计谋层出不穷。”
“令满军疲于应对、狼狈不堪。”
大清时空位面。
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袁可立,看到玄幕如此评价自己。
顿时觉得胸中有一股豪迈意气!
他望向北方,眼中的铁血之意浓郁无比。
每当风沙卷起,努尔哈赤的铁蹄如同风雷般席卷而来。
而他手下的将士们,便会从四面八方而来。
从登莱中镇一线直至西门之外,重兵严守,城墙坚固如铁,寸草不留!
“小小金人,也敢妄图我大明?”
“最终,经过七战七败之后,努尔哈赤当即感觉自己已经无计可施。”
“当时,千夫长耿继之记载道:“我大人数次亲自出征,锐不可当,却被袁可立大将军领军阻挡。””
“自此,努尔哈赤败于袁可立之名在满蒙地区广为流传。”
大清时空位面。
乾隆皇帝望着玄幕,脸色阴沉。
“这玄幕简直是胡说八道!”
“我大清开国太祖努尔哈赤,用兵如有神,骁勇定乾坤,有横扫八荒的盖世之武!”
“怎么可能打不过一个风烛残年的明朝书生?”
乾隆认为这是后世对于大清的诋毁。
“传旨,将这几个人的记载全部抹去若是发现民间谁私自妄言,杀无赦!”
这一道旨意传达天下。
但是也有很多人阳奉阴违,将记载袁可立史料的记载,全部藏了起来。
这乃是汉人风骨,绝不可丢弃!
“用兵,那只不过是袁可立的明面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