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
肯定也有上马定乾坤,下马提笔安天下的狠人。
也不知道,这是说的哪位?
“无法从战场上战胜的,就从史书上抹去。”
“被清修《明史》如此对待的,除了搞出成化犁庭,差点把女真打灭族的明宪宗。”
“还有一位生活在晚明,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七次打败努尔哈赤的英雄。”
“然而他的名字却籍籍无名,鲜有人知其事迹。”
大汉时空位面。
司马迁脸色一片铁青。
“史笔如铁,史记如何能够作假!”
“记载历史,应当力求真实,不虚美,不隐恶!”
例如他在《封禅书》中,详细描绘了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行为。
并且毫不隐瞒地揭露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活动的虚妄。
“这大清修史,怎可如此荒唐!!”
司马迁待之如圭臬的历史。
居然被如此涂抹,让他顿时痛心疾首。
“就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屡战屡胜、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个真正的对手悄然降临。”
“袁可立,中原商丘籍,明末抗金名臣。”
“他的一生仕途跌宕,功勋卓着,却在明史中籍籍无名。”
“袁可立是一介书生,28岁考取进士。”
“1594年,在袁可立为官的当地一董姓之家攀附权贵,广占良田,引起乡人不满。”
“家主董四,竟然还想要让贫穷民众拿钱买回土地,还自以为是在做善事。”
“没想到此言一出,更加激起民愤事情越闹越大。”
“当地主官不愿惹事,便派袁可立去处理。”
“袁可立抵住压力,庇护百姓,只追首恶,并严令董家平价出售土地,反手间平息了这桩大案。”
“自此,袁可立开始崭露头角。”
大明时空,明末位面。
不少当地老百姓,仍然记得这一位官员。
记得这位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的袁青天。
很多人面带肃穆,自发朝着玄幕鞠了一躬。
“先生大义!”
“在宦海沉浮中,袁可立以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着称,是一位清官。”
“然而,他并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幸运。”
“终结了袁可立仕途的,或者说,终结了那个时期许多正直贤臣仕途的。”
“是我们的老熟人,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中期以后,随着皇帝在争国本一事上始终斗不过群臣。”
“朱翊钧遂开始了不理朝政的耍烂生涯,对于上书言事的官员,动辄以卖直沽忠的罪名处理。”
“或贬官,或罢免,或干脆就是流放。”
洪武时空位面。
朱元璋勃然大怒。
“看看老四这一脉的皇帝吧,咱每次看了都忍不住想给他们几巴掌!”
国本之争,那不就是立太子一事?
“嫡长子继承制,按照祖制就可以了,还争个什么?”
“还不理朝政,驳斥忠臣良言,真是一个无道昏君!”
万历时空位面。
朱翊钧拳头瞬间握紧。
“朱常洛,乃是一贱籍宫女所生,朕如何能立他为太子?”
“郑贵妃所生朱常洵,朕就是喜欢,就是想要立他为太子,有何不可?”
他此刻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他也不管后世史书如何写他。
他只爱他的郑贵妃,他只喜欢朱常洵。
“以前,被张居正打压,处处教我做事,现在朕好不容易当了皇帝,却又要被群臣裹挟!”
“满朝文武,做梦去吧,朕就不上朝,看谁耗得过谁!”
下方,一名侍卫心中腹诽。
若非不是你当初管不住下半身,宠幸了一名宫女,能有朱常洛这个皇子吗?
说到底,还是自己亲手埋下的祸根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