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这牢狱如此封闭,白鸟要怎么逃出去?
【白鸟瞄准头顶的天窗,那里被铁链封锁着。】
【而且洞口还比较小,一般人只能通过一个脑袋。】
【第二年三月,天气逐渐转暖,白鸟开始为自己的越狱做准备。】
【又是在放风的时候,搞到了一块小铁皮和一颗小钉子。】
【自己做了一把简易的小锯子。】
【因为墙壁这个铜板太光滑,他就拿自制的这个小锯子,每天磨一点。】
【让铜墙的表面变得粗糙,背靠着墙角,运用摩擦力,手臂和腿逐渐向上爬。】
【通过不断练习,他爬的越来越高,最后成功的爬到了天窗的位置。】
大汉时空位面。
刘邦面色惊奇。
“此人心智、毅力,都非常人,若不是有罪名在身,说不定也是一个治理一方的人才!”
审时度势,不怨天尤人,没有条件甚至创造条件。
面对困境,也是从细微之处着手。
对于脱困之法的研究,也是细腻无比,将所有能利用之物全部利用。
“不失为一个人才啊。”
【因为镇静室长时间没有人维护,天窗上的铁网就变得不牢固。】
【他就准备,用锯子慢慢锯开窗户。】
【为了不被人发现,他每天只锯10分钟左右。】
【坚持之下,终于将窗户的木框锯断,直接钻出去,成功逃了出去。】
【天窗那么小,他怎么出去呢?】
【白鸟的身体很有柔韧性,而且他可以让全身关节脱臼。】
【在我国,这功夫叫做缩骨功。】
【所以只要他的头能通过,整个人也可以。】
居然又逃了!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再次惊呼一声。
这种轻描淡写的描述。
让人有一种逃出去非常简单的感觉。
还给人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看似简单的背后,实则是险象环生。
所有的因素若不集齐,所有的努力也是白搭。
每一次的越狱,那都是天时地利人和。
【凌晨5点钟,起床时间过后,狱卒才发现白鸟已经逃跑。】
【他这一次,一跑就是三个月】
【3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东城大牢狱长小良家,突然有人造访。】
【看到是白鸟后,小良瞬间明白一切。】
【将他迎入家中,款待一番后。】
【白鸟痛哭流涕诉苦,说自己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
【这一次越狱找到小良,向他诉苦是其一。】
【其二,是还希望他能来帮助自己谋求一些福利。】
【希望自己在服刑的时候,不受虐待和歧视。】
【小良藏答应了白鸟的诉求,然后陪着他前去自首。】
【白鸟的诉求被反应出来以后,秋细大牢也取消了镇静室的制度。】
【但白鸟所希望的,想要去小良负责的大牢服刑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他的服刑期,又被追加了三年。】
大汉时空位面。
刘彻微微一愣。
“居然自投罗网了?”
不过想来也是,一个罪犯被通缉,在外也无法好好生活。
不过这种行为,总归还是有些愚蠢。
好不容易获得的自由,却又亲手葬送了自身之身。
将命运交给他人,终归不是一件稳妥的事。
【1943年4月,在狱卒的押送下,白鸟被送到了王佐大牢。】
【这里是倭国看守最为严格,也是最寒冷的地方,冬天可以到零下三十度。】
【关在这里的,自然也全都是身犯重罪之人。】
【除了出入口只有一座桥之外,它的大牢格局也十分独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