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高高在上,生活在云端。
大多不知道身处泥土中的百姓,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你吃过最可怕的食物是什么呢?】
【你知道,我国民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禁菜吗?】
【本期,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我国民间流传的9大禁菜。】
【有一些你可能听人没听过,就算给你500万你也不一定敢吃。】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道禁菜:三吱儿。】
【据传,三吱儿最早起源于唐朝的副建闽范地区。】
【当时人们用蜂蜜喂养刚出生的小老鼠,并将他们做成菜品,被称为“蜜唧”。】
【宋代有名的吃货苏东坡,就曾在诗中提到过蜜唧。】
【后来在广栋地区流传开来,改名为三吱儿。】
【三吱儿用拟声词来表达其特点,在品尝这道菜时。】
【需要用筷子夹起小鼠,小鼠会因痛而发出“吱儿”的叫声。】
【随后将小鼠蘸入酱料中,小鼠惊吓后,再次发出吱儿的叫声。】
【最终送到嘴里咬下,小鼠再次发出吱儿的叫声。】
【“三吱儿”,便由此得名。】
大宋时空位面。
时年62岁的苏东坡,此刻望向玄幕,眼中满是沧桑与无奈。
他如今已入耄耋之年,却因得罪了朝中大员,被对方故意贬谪到了詹州。
詹州在宋代就是不毛之地。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
其实倒也不是真的没有肉吃。
有倒是有……
苏东坡脸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苦涩。
“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
詹州的每顿饭,都以薯类和芋头为主食。
即便有肉,也是一些老鼠与蝙蝠之类的动物。
还有“蜜唧”这类令人恶心的事物,可随着入乡随俗,也就见怪不怪了,甚至连蛤蟆都能吃了。
苏东坡望着玄幕,尽管眼中还有乐观,却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唉!”
“未曾想过,这等光怪陆离的食物,居然流传到了后世,不过被列为了禁菜,说明还是不被百姓所接受。”
【第二道禁菜:油泼猴脑。】
【从古至今,人们就有所谓以形补形的食补理论。】
【而猴子,又是和人类最为相似的灵长动物。】
【所以油泼猴头脑,应运而生。】
【这道菜的主要原料就是猴子,并且还得是活的猴子。】
【而且,还得是没长大的小猴子。】
【这道菜的做法,堪称简单粗暴。】
【就是将可怜的小猴子,装在特制的笼子里,刚好卡住脖子,露出脑袋。】
【宾客就座之后,将猴子的大灵盖慢慢切开。】
【必须保证的事,此时不能伤及猴子性命。】
【再用事先调制好的滚烫的热油,直接倒在猴脑上。】
【随着猴子一声惨叫,失去生命。】
【残忍的食客们,则用勺子快速分食他的脑子。】
【因为此时的猴脑,是最为鲜嫩的。】
造孽啊!
历朝历代的古人,看到这道菜之后,纷纷捂住了眼睛。
尤其听着视频背景声音中,那小猴子一声声刺耳的惨叫声。
许多人都不忍观看了。
之前看三吱儿,其实感觉有些恶心还没有察觉到变态与恶心。
这猴脑还真是超出了正常人的心理界限。
除却一些饥荒年时代位面的人。
毕竟他们身处于饥荒年,易子而食也是时有发生之事。
吃个猴脑,那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