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冲破时代穹顶的军事才情?(2 / 2)

“由此可见忠义二字,乃是立国之本啊。”

“朕且看看,赵匡胤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这种只知私利,不知家国的风气。

连李世民都感到有些棘手。

“就在赵匡胤登基的4个月后,泽潞节度使,跟淮南节度使,先后反了。”

“但就是这个坏消息,反倒成了赵匡胤的转机。”

“让他得以在棋盘上,不为人察觉地落下破局的第一枚棋子,也是破局的关键。”

“泽潞节度使李筠,在后唐时代就初露锋芒。”

“如今,他驻守的要塞,就在北宋和北汉对峙的前线。”

“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是曾把南唐数次逼入绝境的超级狠人。”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人,代入到更为人熟悉的白起、韩信的角色里。”

“那么如今,当这两位军功卓越的战神,打着反宋复周的旗号。”

“分别积极勾结北汉和南唐,打算跟赵匡胤一决高下的消息传来时。”

“开封城里许多文臣武将,请起了病假。”

“这是一种观望的姿态,但也让赵匡胤更加明确了目标。”

大汉时空位面。

刘邦神情凝重起来。

有人造反时。

文武百官不是想的如何保家卫国。

而是人人都躲起来做壁上观。

这样的风气,确实是该改革了。

但是转念一想,刘邦又失笑道:

“不过也不怪这些人,天下大乱,局势不稳,

若是胡乱出头,动辄便身首异处啊!”

“皇权?盛世跪拜皇权,乱世还是小命要紧!”

刘邦望着上空,眼眸深邃。

“没有一个雄主值得跟随。”

“他们缺的正是主心骨,和值得追随的信仰。”

“以及一个强大的震慑!”

“于是作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统帅他只是嘿嘿一笑,中!可中!”

“然后开始亲征平叛,赵匡胤真不愧是柴荣最好的接班人。”

“他在平定李和李重进的军事行动中,几乎完全模仿了柴荣在高平和淮南的战略战术。”

“那么赵匡胤的行为,说明了什么呢?”

“绝不是他只会抄袭别人。”

“从赵匡胤的视角来看,你李筠跟世宗陛下一起打过高平之战对吧?”

“你李重进也替世宗皇帝,指挥过淮南之战,是吗?”

“注意了,我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你们这两个反贼见过的。”

“甚至是你亲自做过的,但你就是赢不了我,知道吗?”

“看见了吗,这两位在后周时代彪炳赫赫的高手,根本就没办法入咱们宋太祖赵匡胤的眼。”

“最终,这两场反叛的战争,只用了5个月,就大获全胜。”

“赵匡胤身上那股直冲云霄的军事才气,击破了时代穹顶的乌云。”

“让想趁着中原改朝换代捞一波的北汉、南唐、后蜀甚至契丹,直接鸦雀无声。”

“让国内总在私底下说,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的文臣武将,再也闭口不谈。”

“在这样的环境下,赵匡胤的使者们再次离开东京,前往一些藩镇。”

“这次使者们带来的圣旨上只有四个字,给朕移藩。”

“在这样的威慑下,大部分节度使听话地离开了自己培育多年的小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