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幕上。
“公元820年,在山东菏泽曹县,一个平平无奇的男孩出生了,这个人就是黄巢。”
“黄家世代以贩卖私盐为生,家境可谓相当优渥。”
“而那时候,华夏正值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唐朝,有钱人的子弟,都会学习弓马骑射,用以防身。”
“因此,黄巢从小就练得一身娴熟的武艺,刀剑骑射,样样精通。”
看到这。
答案已经被确定。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其他位面的李隆基、武则天等人。
全都是心中一紧。
坏了。
这落榜生,真冲着大唐跑过来了!
……
“但是黄巢对于贩卖私盐并不感兴趣,他的目的是要做官,做大官。”
“因此他从小除了练习武艺外,还会熟读诗书。”
“黄巢读书上的天赋还是很高的,经过十数年的苦读,他决定前往自己向往的长安进发。”
“他要在那里参加科举,然后一举中第,当上大官!”
“黄巢满怀信心而来,以为凭借自己的十年寒窗,满腹经纶,一定能够榜上有名。”
“可很快,他便被现实击打得体无完肤。”
“连续四次参加科举,却都没有考中进士,而数十年的蹉跎也让他满脸风霜。”
“人到了中年,黄巢也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迷茫。”
“期间,他低过头弯过腰,向朝中大臣、名门世家投过自己的诗篇,想以此获得赏识,可到最后却无人问津。”
大宋时空位面。
赵匡胤看得连连摇头。
想凭借才华,获得伯乐的赏识?
可这黄巢也不想想。
那被世人誉为‘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结果如何呢?
李白出身名门望族,满腹才华,最后却也不过得了个翰林供奉的差遣闲职。
你黄巢既没有对方的出身,也没有对方的才华,莫非还想得到什么扶持不成?
“不过这黄巢也算时运不济。”
赵匡胤叹了声气,不无感慨。
“彼时的大唐,已非曾经的盛世,朝中宦官当道,政治腐败,早就是一副王朝末年的景象了。”
“而朕若是那黄巢,在这时也没得选择,正如了玄幕那句话:考不进长安城,那便打进长安城。”
说到最后。
他不禁失笑几声,默然无语。
这唐朝末年的情景,与大宋又是何其的相似啊!
……
“公元875年,长安科举放榜,不出意外的黄巢又落榜了。”
“在那一日,黄巢站在金榜面前,听到了此生最难忘的一句话。”
““哼,不过一介草民,凭什么以为自己十年寒窗,能抵得过我家五百年的累世公侯?””
“他看着衣着华贵的世家子弟,又望了眼路边骨瘦如柴,饿得奄奄一息的灾民,彻底失去了对大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