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张仲景的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呢?
那就是他创立了“辨证论治”的中医临床诊疗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全面的了解病人的病史,病征,体征等等各种情况,然后综合的分析病因,再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这个原则,也成为了后来千年乃至到现在的中医治病的核心原则。
其二,就是他著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这本书,乃是中医发展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本书,被称之为自《黄帝内经》之后最伟大的中医学典籍,为后世中医千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后世所有中医医家所必须学习的一本书。
即便是到了现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也是每一个中医学生的必修课。
至于为啥不是《伤寒杂病论》?
因为张仲景的原版因战乱而散失了,而后在经过汉魏晋三朝时期的医学家王叔和的收集和整理之后,拆成了两本书。
其中伤寒的意思,并非我们现代人下意识以为的就是感冒,伤寒在古代就是所有外感疾病的称呼,包括所有的瘟疫。
如果从现代医学来看,就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外部致病因素造成的疾病。
《金匮要略》则主要是其他各种杂病的部分。
....
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的方子,其中有着很多经典的药方,直到现代都还在被普遍使用,因此在后世被尊称为“万方之祖”。
这本书,还创造性的将所有外感伤寒的病症给归纳总结为六经八纲。
现在那些抹黑中医的人呢,经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什么中医都是虚头巴脑,故意搞得神神叨叨的,忽悠人。
但实际上这就是什么都不懂,张嘴就来,拿一些害群之马来代替所有中医。
事实上,从很早很早开始,中医就在使用归纳总结的方法。
只不过,在古代的科学水平之下,尚未进入微观领域,无法观察到微观层次的细胞,微生物,或者其他物质的情况。
在科学技术不够的情况下,归纳总结不就是最好的方法吗?
归纳总结,不也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吗?
现代医学,不也要经常用到归纳总结的方法吗?
就像咱们前面的视频曾提出的一个假设,
那就是明末的医学家吴又可提出疠气说,认为瘟疫的传播是因为空气中的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造成的。
而同时期,还有个光学专家孙云球能够制造各种光学设备,包括显微镜。
假设他两人的学术成果能够被传承发展下去,那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或许就不是列文虎克了。
毕竟,列文虎克比吴又可小五十岁。
并且因为列文虎克死后,他制作显微镜的技术失传了,导致当时的欧罗巴红毛们制作不出来他那样的显微镜。
一百年,微生物学都没有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的情况。
直到百年后,亚米齐等人再次制作出了改进型的显微镜,微生物学才开始重新发展。
这才有了后面各种科学家把病人身上的东西拿来这观察,那观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致病菌。
也才有了后来又过了百年,弗莱明在1929年,无意间发现青霉能够杀死细菌的情况,而后发现了青霉素,然后各种各样的科学家把那些这样那样的霉菌都拿来测试,才发现了这霉素,那霉素的。
然后这些人又将各种细菌拿来用各种霉素试,试出来哪些霉素擅长于杀什么类型的菌。
所以说啊,清朝,真的啥也不是!】
...
“啊哈,又开始骂建奴了,好家伙,这怎么不管说什么,都能扯到骂建奴身上啊。”蜀汉后主刘禅哈哈大笑道。
...
“后辈小子,这还不简单吗?正因为他们啥也不是,所以说啥都能扯到骂他们头上,而且还是如此的顺畅。”
汉高祖刘邦
...
“哈哈哈,汉高祖总结归纳得太对了!”明武宗朱厚照哈哈大笑了起来。
...
啪!
原乾隆时空,汉王刘邦一鞭子抽在了乾隆身上,把乾隆打得是哇哇乱叫。
“说,你这个十全老人,是不是啥也不是!”
“是是是,别打了,别打了。”乾隆急忙求饶。
刘邦又是一鞭子下去,道:“我问你啥也不是,你居然还敢否认?”
“不是不是不是...”
“啪!”
...
各大时空,无数观众看到这一幕,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清朝,康熙气得肺都要炸了,对着天幕怒骂道:“乾隆,你怎么不去死啊!”
...
汉王刘邦抬头看天,然后道:“乾隆,你来告诉他,你为什么不去死?”
乾隆仰着头道:“我我我,他们不肯杀我啊,爷爷。”
...
听到这个回答,康熙更加是气得差点想死了。
“你这个混账东西,你要死还不简单吗?撞木头,撞地砖,撞墙,绝食,你这个混账东西,都已经这样的局面了,竟然如此的贪生怕死,我大清的脸面都让你丢干净了!”
...
明太祖朱元璋:“哈哈哈,康熙是吧,你别得意,希望要是你遇到这乾隆的情况,也能死得干脆!不过,好像不太行啊,毕竟你们建奴王朝的皇帝,好像都挺怕死的啊,那个什么溥仪是这样,乾隆也是这样。”
...
“啊!”
康熙一下子晕了过去。
...
【同时,在《伤寒杂病论》里,还有着很多的创新。
比如在现在的很多普通人眼里,中医就是熬药喝药,最多再加上一些黑乎乎的膏药敷在皮肤上的外用药。
但实际上,在《伤寒杂病论》里,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各种不同的药剂,比如汤剂,还有粉剂,药丸,还有滴耳朵的,喷鼻子的,洗澡的,甚至还有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
又比如,现在那些跪族抹黑中医的,经常会拿说本草纲目里记载上吊绳的灰可以用来治疗癫狂等症状,由此来将本草纲目乃至中医说得一无是处。
咱就不说前面说过的,这些跪族就是对于自家的东西,不管你有多少优点,不管你的正确率有多少,只要有一个错误的地方,他们就能给说成一无是处,而对于外国,那是不论他们有多烂,只要还有一点点的优点,他们就能立马跪上去给吹得仿佛人类之光一样。
在《伤寒杂病论》里,有着详细的治疗上吊昏迷的人的方法,其中核心就是“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
这和现代对于呼吸停止,心跳暂停的人进行抢救的方法,可以说很相似了。
还有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有说道:“...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
这是啥,这就是现代常用的人工呼吸,只不过估计古代人因为礼节的关系,所以用芦管。
而现代人讲究人命大过天,对于这类危急病人,直接嘴对嘴最方便最快。
...
总结一下,张仲景是华夏历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他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他的《伤寒杂病论》乃是中医史上极为重要的经典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