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商女不知亡国恨(1 / 2)

“事情竟是如此?”

听到李德裕是被自己身边的人诬陷,李昂的面色瞬间黑如焦炭。

这帮狗东西,竟然险些让自己错过一个大才!

见状,江尘接着道:“李德裕在之后虽然受到了你的重用,不过因为之前的事情,你们君臣二人始终有了一层隔阂。”

“一直到你之后的皇帝武宗时期,李德裕的才能才彻底的得到了展现。”

“他反击回鹘、平定泽潞、加强相权、抑制宦官、禁毁佛教、裁汰冗官,无论是政治手腕还是全局视野都可谓是当世顶尖。”

啪——

“蠢才误朕啊!”

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李昂的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此人有经世之才,他就不该听信那些狗腿子的谗言啊!

现在误会已成,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抚平对方心中的伤疤。

李世民见状无奈的道:“小子,此事我可就爱莫能助了,你自己想办法跟他好好谈谈吧,此人既是宰辅之才,那就不要放过!”

闻言,李昂沉默着点了点头,他现在手中能用又有才华的人本就不多,李德裕既有经世之才,他定然要好好想想如何让对方归心。

念及此处,李昂又看向江尘道:“先生,不知这另外三人又如何呢?”

见状,江尘解释道:“杜牧和李商隐被我们称为小李杜,他们二人都是历史上着名的诗人。”

“而杜牧不仅有诗才,他还喜欢谈论兵事,他曾为《孙子兵法》做过注解,也写过很多策论,对大唐的藩镇、边防、财政等问题都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其才能远远不止于吟诗作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借陈叔宝沉迷歌舞一事抨击朝廷,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对于大唐的惋惜,对朝廷的失望?”

“这样的人既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又有报国之心,完全可以按照裴行检的剧本来培养。”

说着,江尘又道:“至于李商隐,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或许是因为自身的命运困顿而不得志,他的诗词总是能让人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虽然我们看不到他在其他领域的天分,但仅凭文学造诣他就足以在大唐的教育事业奉献出一份力量。”

听到江尘的评价,李昂的心中也对这二人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看向江尘,他好奇的道:“那不知这刘从谏又如何呢?”

闻言,江尘有些复杂的道:“此人我也不好评价,不过他一向以忠义自居,在甘露之变后,他更是明目张胆的上疏奏表,痛骂仇士良这个宦官。”

“作为昭义节度使,他一方面为大唐顶住河朔三镇的压力,一方面又不听朝廷的诏令自行割据,还直言道自己训练军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来长安清君侧。”

“因为他之前来过长安的原因,知晓朝堂已经腐败,所以在他死后,他的侄子刘稹便自领军事继续割据一方,随后被唐武宗和李德裕派兵镇压,全家死绝。”

“嘶——”听到这烧脑的话,李昂顿时眉头一皱,不解道:“先生这是何意?那他们这叔侄二人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啊?”

“不好说啊!”

江尘见状也是无奈的耸了耸肩道:“从结果来看的话,刘从谏虽然割据,但至死也没有反叛,反而因为他的言论极大的震慑了宦官集团。”

“但刘稹继任后,唐武宗时期的宦官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打压,连仇士良都被迫致仕,可他依旧不敢归朝,或者说不愿归朝,或许此刻已经变节了吧?”

闻言,李昂的眉头微微舒展,虽然对方也只是猜测,不过根据这些事情来看或许还真如对方所言。

念及此处,李昂拱手道:“多谢先生解惑,此事朕的心中已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