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西花厅的暖与凉(1 / 2)

这一天,晚膳的余温还没散,糯米藕的甜香裹着桂花蜜的清润,缠在西花厅的梁上,连空气都像是浸了糖。

陆老太的唯一丫鬟青禾刚换了新的檀香,银白的烟丝从紫铜炉里钻出来,细细袅袅往上飘,映着桌案上两支红烛的光,把厅里的影子都揉得软了些——陆老太椅背上的缠枝纹、陆母袖口的玉扣、谢氏裙摆的暗绣,都在烛影里晃着,添了几分温软。

陆老太指尖触到青花茶碗时,还是觉出几分凉。

那碗沿的缠枝纹被她摩挲了快五十年,纹路早被磨得光滑,却还是抵不住春凉。

她抬手拢了拢身上的驼绒披风,那披风是二十年前陆老太爷带着她回了新云府,特意让人去关外寻的驼绒做的,当时他笑着说“你身子弱,往后冬天就裹着这个,暖”,如今料子都有些泛旧,却还是比什么都暖。

可入春已经许久了,她这身子骨就跟漏了风似的,方才用膳时,不过多夹了两口凉拌藕片,心口就闷得慌,指尖也发了凉,若不是强撑着把最后一口粥喝完,怕是早就让人扶回内院了。

下首的陆母正端着茶盏,白瓷盏沿碰着唇,慢慢吹着热气。

她鬓边别着支银质的梅花簪,还是去年生辰杨明汐送的,簪头的小梅花磨得发亮——这些年她深居内院,素来节俭,却唯独宝贝杨明汐送的东西。

她这个幺儿媳,出身不高,但很有人情味,也有本事,最厉害的还是做生意和种田的本事,再者眼光也不错,她的东西,就算是个木头簪子,也很别致。

她眼角的余光总往陆老太这边瞟,见老太太指尖抵着茶碗不动,握着茶盏的手又紧了紧,热水在盏里晃了晃,差点洒出来。

谢氏坐在另一边,手里攥着块素色细棉帕子,帕角绣着朵小小的兰草,是她刚嫁进来时陆老太教她绣的。

她坐得端正,膝盖并着,却还是忍不住时不时抬眼——老太太今日的眉峰比往常低了些,眼睑也有些垂,连说话的声音都轻了,她心里早揪着,只敢把帕子攥得更紧,盼着老太太能多喝口参茶暖暖。

青禾把最后一盏参茶放在陆老太手边,那茶盏是浅青的瓷,里面积着琥珀色的参汤,还冒着细细的热气。

她弯着腰,声音放得极轻:“老太太,这参是幺奶奶昨日从南边托人捎回来的,说是老山参,让厨房炖了两个时辰,您先喝两口暖暖身子?”

陆老太摆了摆手,指尖碰着参茶的盏壁,能觉出那股烫意,却没力气端起来。

她声音比往日轻了些,却依旧带着长辈的沉稳,只是尾音里多了几分虚浮:“你先下去吧,把门带上,我们娘仨说说话。”

青禾应了声“是”,轻手轻脚退出去,青布鞋底蹭着青砖地,没发出半点声响。

木门“吱呀”一声合上,把厅外的风声都挡在了外头——院角的老桂树被风吹得晃,叶子“沙沙”响,却只漏进零星半点,更显得花厅里静。

偌大的厅里,只剩烛火“噼啪”轻响,红烛的蜡油顺着烛身往下淌,在银烛台上积了小半盏,像凝固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