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根新叶茂,来日方长(2 / 2)

“杨家种苗铺”早已不是单纯的商铺,而是成为了国家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农技推广站都挂着“杨家种苗铺技术支持”的牌子。

夜里,杨明汐进入空间,感受着这片土地的生机勃勃。

空间比三年前又扩大了不少,环境模拟区能模拟更复杂的气候,灵蕴山的晶体种类更多,知微简上的知识也更加丰富。

管叔告诉她,空间如今与整个王朝荆州大陆的民生紧密相连,她推动农业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空间就会稳固成长;反之,若民生凋敝,空间也会受到影响。

“这空间,已不再是你一人的秘密,而是天下生民的福祉所系。”管叔的声音带着几分悠远,“你需时刻铭记,粮食是根,民生是本。”

杨明汐郑重点头。

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从未如此沉重,也从未如此光荣。

……

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杨明汐和陆锦棠开始思考更远的事情。

陆锦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均田政策的深化上。

他发现,随着自耕农数量的增加,一些新的问题开始浮现:永业田的继承问题、土地的微量买卖问题、水利设施的维护问题......

“阿汐,你看这份奏折。”陆锦棠将一份奏折递给杨明汐,“江南有些地方,农民因为婚嫁、丧葬等原因,需要少量买卖土地,现行的律法没有明确规定,容易产生纠纷。”

“我打算奏请陛下,制定《土地流转细则》,规范土地的微量买卖,既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又防止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陆锦棠说道,“另外,水利设施也得跟上,我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江南的经验,兴修水利,成立水利合作社,让农民共同管理维护。”

杨明汐赞同道:“这个主意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光有好种子还不够,得有充足的水源。”

而杨明汐,则将目光投向了“吃好”和“增收“上。她利用空间,开始培育优质的果蔬、药材和纺织原料种子。

在环境模拟区,她培育出了口感更好的水稻和小麦,磨出的米面更加细腻香甜;在灵蕴山附近,她种植的药材有效成分更高,药效更好;在新开垦的坡地上,她培育的棉花品种绒长质优,织出的布匹更加柔软。

“梅大哥,你把这些新培育的蔬菜种子送到北方去,告诉那里的农民,冬天也能在暖棚里种出新鲜蔬菜。”

杨明汐将几包种子递给梅亭州,“还有这些药材种子,送到西南山区,那里的气候适合种植,能给农民增加不少收入。”

梅亭州接过种子,脸上满是兴奋:“东家,您这是要让天下百姓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有钱花啊!”

“是啊。”杨明汐笑着说,“光吃饱还不够,要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传承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普惠园第一批长大的孩子,如今年富力强,已经成为了新政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春桃负责全国的农事学堂管理,小石头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农技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