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站起身,抹了把脸,激动地搓着手:“主管,这片地太好了!我们保证,三个月,不,两个月!就能让这里长满庄稼!只是……这开垦的活,光靠我们二十个人,恐怕得花不少时间。”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开垦荒地是最累人的活,尤其是在重力略低于地球的火星,每一铲子下去都得用上全身的力气。
程妙妙得意地看了一眼林洛。
林洛心领神会,微笑着打了个响指。
伴随着轻微的嗡鸣声,他储物空间里的“大家伙”们凭空出现。
那是一排排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机械造物,来自更高维度的火星科技。领头的是五台如同金属巨兽般的“自走式耕地机”,它们没有驾驶舱,浑身布满了传感器和能量导管。
其后是数十架无人机,它们组成的蜂群悬浮在半空中,一部分搭载着种子仓,另一部分则挂载着高效液体肥料喷洒装置。
“这……这是什么?”
老王和他的团队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见过城市里简陋的电动农具,但眼前这些充满科幻感的造物,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火星农耕科技,全自动的。”林洛言简意赅地解释道,“你们只需要负责规划种植区域和作物类型,剩下的,交给它们。”
老王半信半疑地在操作终端上,按照自己的经验划分了玉米、土豆和小麦的种植区。
“启动。”林洛下达了指令。
瞬间,五台耕地机如同苏醒的猛兽,无声地滑入黑土地。它们前端的等离子犁头发出淡蓝色的光芒,坚硬的土地在它们面前如同豆腐一般被轻易切开、翻滚、犁平。机器过处,留下了整齐划一、深浅一致的田垄,效率是人力的数百倍,而且精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紧接着,播种无人机群呼啸而下,它们以完美的编队飞行,精准地将一颗颗优选过的种子射入土壤中,间距、深度分毫不差。
另一批无人机则紧随其后,喷洒出薄薄一层雾气,那是蕴含着庞大生命能量的营养液。
从开垦、犁地到播种,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不到一天的时间,原本荒芜的数十公里黑土地,就已经全部变成了规划整齐的田地。
老王和他的团队从最初的震惊,到麻木,最后变成了狂热的崇拜。
他们这辈子都没想过,田还能这么种!他们这些老把式一身的本事,在这些高科技面前,仿佛成了孩童的把戏。
但他们没有失落,反而更加兴奋。他们将自己几十年的种植经验,全部数据化,输入到控制终端里,不断优化机器的耕作参数。
比如,根据阳光角度微调播种深度,根据土壤湿度调整营养液配比。
科技与经验在此刻完美结合。
农场的建造进入了快车道。
林洛和程妙妙也没闲着,他们利用火星科技快速搭建起了居住区、仓库和自动化的灌溉系统。整个农场就像一个被按下了快进键的模拟游戏,每一天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黑色的土地上,很快就冒出了嫩绿的幼苗,在营养液和火星的太阳的照耀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茁壮成长。
......
半个月后,农场初具规模,一切都走上了正轨。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这天,林洛处理完自己的事情,打开时空隧道,习惯性地想找程妙妙分享这份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