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见程之问这次的小心思,被杨炯赤裸裸的暴在了大家面前。
不过,都是文人,那都有文人的风骨。
些许口角都在不言中,自然也没人恶语相向。
一阵娇笑,
一阵香风,
方妈妈院子里,七八个女孩子,端来了各种吃食。
这些都是从附近小馆子里拿的,张老兵胡饼、李老兵卤牛肉、朱雀军鹅肉巴子、玄武军三鲜汤……
总之,赵国幽州商贸鼎盛,
几乎每个市坊,都有些地道菜色。
‘区区陇西,许某看来问题不大,我朝太子武功赫赫,区区余建山不敌也。’
‘迂腐,小儿之见。余建山要是这么好对付,十六营早就灭他了!’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要不就不考了,从军去,咱们看谁对。’
……
桃花小院,长廊小榭,
美人在侧,与学子论国,自是好不热闹。
只有很多人,哪怕是这些书生,他们都接受不了与自己相左的意见。
因此,争吵极为激烈,
甚至有些人上演到院子里比斗的地步。
“那间柴房很独特,为什么新瓦一半,旧瓦一半。”一个韦家的士子,发现了桃树旁的柴房。
“哦,那里啊。那是十几天前……”
方妈妈话还未说完,就听见王勃朗声抢答道,“那是状元郎亲自建的,柴房财房,你懂的。”
闻言,韦氏子弟当即恍然大悟,就似醍醐灌顶,
他在小榭木板上踱步,喃喃自语道,
“状元柴房?状元才房!哈哈哈,好好好,”
“方妈妈,本公子要租那间柴房读书,那里面必然有灵气。”
韦家学子的话,惹得几十个书生哄堂大笑。
可他不管外人在说什么,自己却执着的很,坚持认为里面有灵气。
影壁后方,站着三个巡更武侯,他们是来维护治安的。
七尺半、脸颊干瘦,活像恭叔的刘队官,
一脸谄媚的走了上来,悻悻的笑道,
“那个是这样的,韦公子。你要住这小院,可是要来酿酒坊登记的哦。”
“要是……要是想住别的,比方说小院房屋什么的,那也好说的。就是得有手……手续费。”
刘队官发誓,还得是北疆子弟阔绰。
一锭银子跟一声‘滚开’,刘队官点头哈腰,笑眯眯的走了。
信心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
能成为巅峰人物的,恰恰就是有着绝对的信心。
韦家子直到多年后,也在感谢那年桃花小院里,
那间柴房,能让他静心读书,受益匪浅。
---------------
明月洒小院,
长廊台阶上,坐着三个醉醺醺书生。
杨炯本来不想喝,但是架不住北疆子弟们热情。
韦家子、梁家子都站了出来,质问杨炯是不是觉得酒太差。
随后扔下了几百两银票,叫方妈妈去卖最好的酒——清河醉。
相传,这是赵人的国酒。
那年,突厥人特勒王木勤思力,十万大军攻打武川镇。
事后,不少伤员就是靠这种清河水酿制的美酒活了过来。
因此,这清河醉在幽州,不仅量少,还价钱极贵,
现在,至少是三十贯一壶。
“杨兄,虽然你不问计我们两人,但卢某还是有话要说,”
卢照邻醉醺醺的,借着酒劲,对杨炯道,
“明日,武德殿大朝,你只能对事,不能对人。”
“科举案不能太大了,太大你是兜不住的。”
“不,不,不。”王勃也是醉醺醺的,他的意见恰好跟卢照邻相反,
下一刻,王勃倒在杨炯身上,敲着他的胸口道,
“你要当孤臣,还是当杨家子?就看明天了。”
“王某认为,陛下英明神武,你大可以放手去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