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维将证据呈交上去之后,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伏地等候发落。
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绝模样。
陆家是前朝景朝时的大世家,后大昭建立之后,陆家为求自保,低调了许多年,直到成为先帝时皇后的姻亲,又出了陆既白这个少年才子,方才开始慢慢崭露头角。
但到底是时运不济,重文太子一倒,陆家便被清算了。
此事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之久,朝中也只剩下几个老臣记得了,当时陆家被抄家,女眷被发卖,男丁流放,陆既白也早就是个死人了。
有记得陆既白的人,如今再看陆维,倒是回忆起几分当年陆家六郎的风采。
陆既白是长房嫡长子,在族中行六,从前也是前途大好。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处置陆家也并非无的放矢,隐约记得是当年陆家侵占土地,欺压百姓,闹出了人命被人告发,一连串的查下来,最后抄家流放也是陆家罪有应得。
陆维一副一不知情,二宁愿断绝关系也绝不与陆家为伍的模样,虽说是有些不近人情,毕竟血缘天生,大昭又重视孝道,在官府子告父都是要挨板子的,但偏生陆维所求又并不是为己,而是点明了陆既白招惹了仇家,牵连了无辜,他身为陛下的臣子,得陛下赏识点为状元,因此决不能隐瞒,任凭发落。
既先撇清了跟陆家的关系,又将有人暗中行事灭口的事情搬到了台面上。
别说是去整个清河村灭口了,就算只是冲着陆维去的,此事上达天听,也是大事。
同时,也在变相的点出了连坐的弊端。
陆家当年的案子或许已经成了过去式,但陆既白牵扯到一个尚且还活在人世的重文太子,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落下一刀,旧事重提,陆维的身份若是那时候再曝光,他必然受牵连。但此时此刻他主动提出此事,既告了状,又表了忠心,还撇清了关系。
毕竟如陆维这样,父亲抛妻弃子,他甚至都不知道父亲叫什么名字,却要在某一日突然受其牵连,那未免也太冤了。
陆维若只是为自己喊冤,因着父子血缘,倒是落了下乘,但他为清河村的百姓喊冤,反而将自己置之度外,倒是让谁都无法说他做的不对,反而觉得他大义。
再退一万步说,当年下令抄了陆家的,是当今皇上。陆维这番真情剖白,既没有为陆家喊冤,反而盛赞陛下慧眼识珠,因他的才学点了他为状元,可见陛下是怎样的心胸开阔,深明大义,简直是奉承到了陛下的心坎里。
果不其然,皇上听完陆维的话之后并没有发怒,反而问道:“青州的折子呢,朕怎么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