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的争斗,皇上心知肚明。
他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垂眸看着泪眼模糊的瑜妃。
瑜妃不过三十岁出头,后宫的女人向来保养得宜,瑜妃家世好,进宫之后虽不算极为受宠,但有皇子傍身,无需同旁人争什么,日子过的倒是舒心,哪怕如今因十殿下的死备受打击,但瞧着也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很有一番倔强可怜的风情。
她今日若是大吵大闹,喊打喊杀,皇上大概早就不耐烦了。
但这幅可怜又绝望的模样,倒是勾起了皇上的几分怜惜。
沈家办事确实还不错,家中子弟也算是出息,并不勾党结派,很合皇上的心意。
虽说因着十殿下越发出色,怕是生出了几分心思,但如今,这份心思,也自是不会再有了。
倒是萧贵妃那里,确实也需要敲打几分了。
皇上不动声色的衡量了片刻,轻叹了一声,“爱妃快些起身吧,朕知晓你的委屈,也为小十感到痛心不已,他是朕的儿子,朕怎会叫他白白枉死?朕定会为小十做主。”
皇上这番情真意切,瑜妃也没有忘形,并没有立即起身,而是用一种极度依赖的眼神仰望着皇上,双眸含泪的道谢,“臣妾谢陛下成全。”
皇上忙叫人将瑜妃扶起来。
然后才吩咐道:“既人证物证俱在,冯康,传朕口谕,将萧贵妃禁足宫中,待大理寺查明真相之后,再行定夺。至于徐氏,移送大理寺,等候发落。”
向来处置宫妃,大理寺有审问的权利,却少有移交大理寺处置的,皇上一道口谕,便能定其生死。皇上先是下令将徐贵人贬为庶人,如今又下令移交大理寺,便是当真要大办十殿下的案子,按照律法,而非宫规来处置了。
如此,瑜妃才是真的松了口气。
冯大监立即应下,带着人匆匆离开前去萧贵妃宫中。
皇上又看向应循:“应卿,此案便继续交由你跟陆卿二人处理,务必要将十殿下一案查个水落石出。”
应循跟陆维两人赶忙应是。
皇上最后才看向陆泱泱,却是有几分头痛,他倒是没心思跟这么一个小丫头计较,况且当初天花一事,这丫头也着实叫他长了脸,在他的功绩簿上添了漂亮的一笔。当初会将她一个才刚刚及笄的小丫头指婚给阿却,也是有所考量。
但如今,他知晓阿却应是还活着,这小丫头这会儿出现在京城,怕是有几分替阿却探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