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萨尔浒战役:五天三战大败明军的努尔哈赤(五)(2 / 2)

“接着,无数道火光顿时亮起,正在明军疑惑之时,这些火光,很快就化成一道道火箭,越过后金骑兵的头顶,直接明军大营飞射而来。”

““是火箭!是火箭!””

“明军刚刚在仓促之间结成的阵型,在满天火箭之下,顿时陷入了慌乱之后。”

“火箭落下,明军大营中的不少行军营帐,顿时被点燃。”

“有的火炮手,正在给火炮上药,上炮弹的时候,一支火箭直接就落在了,身旁的弹药箱上。”

“轰的一声,火药被点燃,立即就喷发出惊人的火光与爆炸。”

......

“后金火箭手的攻击,没有因为第一波火箭落下就停手,他们在不断射出一波接着一波的火箭攻击。”

“而由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后金八旗骑兵,在快要冲进明军大营与壕沟之时,突然就调转了方向,直接就向着一旁奔去。”

“当那长长的骑兵队伍,从明军的大营外横向冲过之时,立即就阻挡了大营中所有明军的视野。”

“当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八旗骑兵,已经冲过明军大营外时,在明军士兵恢复视野之后,立即就看到,一群后金步兵,推着一辆辆楯车,直接就冲了过来。”

“轰的一声,楯车的冲撞,楯车上的木板,也在冲撞发生的时候,重重落下,不是砸在壕沟之上,就是撞在明军的木栏之上。”

“明军士兵,在副将李希泌指挥下,仓促结成的前列阵型,顿时就被后金的步兵利用楯车冲破。”

“而后金军的火弓手,也在不断射着火箭,使明军阵中变得更加的混乱。”

“李希泌率领的明军,原本就是器械部队,善于短兵近战的步兵,本来就少,一时之间,被后金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李希泌提起手中的战刀,直接就对后金步兵冲了上去,并怒喊道:“火统手进行射击。””

““其它人,和我一起全都冲上去,他们的死战,跟他们绞杀在一起,他们的骑兵与火弓手就没用了!””

......

“皇太极带来的步兵虽然不少,但是真正的主力却是骑兵。”

“皇太极马鞭一挥,正白,镶白两旗骑兵如分流的黑水,贴着明军大营的两侧绕向明军防御最薄弱的则角。”

“杀!”

“在皇太极的一声令下,正白,镶白两旗骑兵,立即顶着,前来防备的大明火枪队,直接就是纵马跃沟,踏栅破栏的冲进了明军大营”

““杀!”后金骑兵如潮水涌入,马刀翻飞间,砍翻试图填壕的明军辅兵。”

“破入明军大营的后金骑兵,更是有半数人员,在纵马横冲之时,突然翻身下马,拔出背上战刀短斧,直扑明军火器营。”

“正有着急填弹药的火枪手,被冲杀来的后金士兵,不是被一脚踹翻,就是战刀短斧,直接砍出一道道鲜血喷涌。”

“没有翻身落马的后金骑兵,则是在明军大营之内纵横冲杀,将明军大营搅得天翻地覆。”

“最终,北路军主帅马林在斡珲鄂谟湖旁,设立的明军左翼大营,被皇太极,用火攻,与步骑兵协同的战术快速攻破。”

“整场战斗,从正白,镶白两旗骑兵发起突袭,到结束一共花了不到一个半时辰(不到3小时)攻破。”

“副将李希泌在混战之中,死战不退,最终被众多后金骑兵围攻,力战而死。”

“这场战斗中,后金以伤亡不中500人的代价,歼灭明军8700余人,缴获佛朗机炮48门,三眼铳217支,彻底摧毁了马林的左翼屏障。”

“在混战中,若不是明军炮手,在临死之前,将火药桶引爆,将众多战车与火炮一同内摧毁,皇太极将要缴获到的物资。”

“皇太极也是因为这场战斗大获全胜的战功,正式成为后金政权的第四大贝勒,有了之后,在竞争后金政权最高权力的资格。”

......

“此时的后金政权,在大汗努尔哈赤之下,权力与地位,最大与最高的更是三大贝勒了。”

“其中,第一大贝勒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当时在萨尔浒战役时期,后金政权政权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第二大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是努尔哈赤舒尔哈齐的次子。”

“在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分权,后被圈禁至死时,因年幼被努尔哈赤收养。”

“成年后凭借战功成为贝勒,掌握镶蓝旗。他虽非努尔哈赤亲子,但因舒尔哈齐一脉的势力基础和自身功绩,位列“二贝勒”。。”

“第三大贝勒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五子,以勇猛善战着称。”

“而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虽是此时几人当中,年纪最轻之人,但也凭借这一战,成功的为自己奠定了第四大贝勒之位。”

“其中,皇太极第四大贝勒之位的得来,于皇太极在此战中,发明的“多兵种协同破阵战术”有着较大的关系。”

“在大清王朝的《盛京兵略》与《萨尔浒之战书事》等史料中,记载与评价道:“太宗破明军左翼龚念遂部大营之战术,实开满蒙骑战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