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在渡浑河,一段在驻守萨尔浒,并似乎后金兵留下的工具与工事,在修筑大营。”
“另一段,则是渡过苏子河,到达苏子河北岸的杜松部。”
......
“渡河后,杜松军连破两个后金小兵寨,但只俘获十四名后金兵。此时杜松得知后金约一万多人在铁背山上的界藩城修筑防御。”
“铁背山上有一万多人,这让杜松军不敢大意,于是再派探马前去侦察。”
“很快,探马回报,所有的金军溃兵,均已逃至界藩城,并且在抢修工事,并且界藩城有很多工事未完工,守军力量薄弱。”
“此时的界藩城,已经修筑好了内城部队与东卫城,处在吉林崖上的西卫城,尚未完工。”
“并且在探马回报中,此时的吉林崖,仅有4百带甲后金军在驻守,其它人员,皆是修城的民夫。”
“仅有4百带甲后金军在驻守,这是机会难得,若是自己能趁势拿下界藩城,就是立下头功了。”
“于是,杜松下令急行军,向界藩城的吉林崖杀去。”
“一万精钢大军,抵近吉林崖下时,杜松抬头看到后金军,修筑的西卫城,果然是尚未完工。”
“只是依托陡峭山势筑起半人高的临时矮墙,那4百带甲后金兵隐在墙后。”
“那些修城民夫,看到明军杀到,更是惊恐万分,瑟瑟发抖,在寻找寻找工事与障碍物进行躲藏。”
“这过程之中,还有修城民夫与带甲后金兵发生了冲突与争执,一看望上去,已然是乱成了一团。”
“杜松大喜,自己追击了一路,终于是见到肉了。”
“于是,杜松立即下令发动攻击,夺下吉林崖。”
“然而,吉林崖的险峻远超预期,山路壁坡度近60度,云梯刚架起便被墙后后金兵推落。”
“那些原本惊恐不已的修城民夫,也在这个时候,协助4百带甲后金兵进行防守。”
“在修城民夫加入协战防守后,吉林崖之上,很快就有大量的滚木礌石,如暴雨般砸下,使明军步兵未及靠近矮墙已死伤惨重。”
“杜松焦躁不已,命骑兵尝试从侧翼陡坡攀爬上去。”
“由于天冷地滑,并且后金兵,早在山崖陡坡上沷过水,白雪之下,早已是结成成片成片的冰块隐藏在下了,一时间顺着山路冲上来的骑兵,纷纷滑倒,跌落回去。”
“不少明军与战马,跌落悬崖,惨叫不断。”
“吉林崖上的后金兵与修城民夫见状,更是哈哈大笑,刺激着杜松与明军。”
“杜松大恨,这时若是有火炮营在,可以直接让火炮,将吉林崖上的工事与后金雨后与修城民夫,全部轰死。”
“届时。在火炮轰击之后,那些让骑兵上不去的陡坡,也自然就能杀上去了。”
“但是,努尔哈赤与后金军,并不打算给杜松,调集明军火炮营,前来炮轰吉林崖的机会。”
“因为,此时的萨尔浒的方向上,已经燃起了滚滚浓烟与炮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