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别急,慢慢走(2 / 2)

李阳猛地抽出共生刃,冰岩“咔嚓”一声裂开,露出里面的东西——不是想象中的种子,而是块半透明的晶体,里面蜷缩着个小小的人影,像睡着的婴儿,周身流动着金银两色的光,与地脉原种一模一样。

“是‘星核’!”阿刺的信号麦须子缠上晶体,须尖的光与里面的人影产生共鸣,“麦子说这是火星地脉的心脏,比地球的地脉原种早诞生十亿年,一直在等我们来……”

她的话没说完,星核突然亮了起来,里面的人影缓缓睁开眼睛,冰穹周围的星藤突然停下了动作,银纹里的紫色光渐渐变成金色,根须开始往地下钻,不再攻击探测器,而是像经纬藤在地球那样,顺着地脉的轨迹生长。

赵山河的机甲屏幕上弹出周野的通讯,老人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地球的双脉网有反应了!星核在给我们传递火星的地脉数据,月球背面的经纬藤开始结果,果子里的能量能让探测器在星际间自由穿梭,不用再怕星尘风暴了!”

林小满的测算仪自动打印出张新的星图,上面除了火星和地球,还标注着金星、木星、土星的地脉节点,每个节点旁都画着星核的图案。“天脉和地脉真的是张网,”她的眼睛亮得像星核,“我们只是找到了其中一个结,还有无数个结在等着我们……”

李阳望着星核里的人影,突然觉得它很像小雅,又很像陈默,像所有为地脉付出过的人。他把共生刃插进冰岩的裂缝,刃身的银纹与星核的光流连在一起,在火星的红色土地上,画出道连接地球与宇宙的金色弧线。

货舱里,脉蜂们在星核的光芒里飞舞,尾针的光比任何时候都亮;赵山河在给机甲的星尘引擎换脉晶,嘴里哼着跑调的通玄司老歌;林小满的笔记本上画满了星核的草图,旁边写着去金星的航线规划;阿刺的信号麦正和星核“对话”,须尖喷出的粉末在空气中凝成下一个目标的坐标。

李阳知道,火星只是个开始。金星的硫酸云里藏着天脉的源头,木星的大红斑下有地脉的漩涡,甚至更远的银河系深处,还有无数个“星核”在等待被发现,无数个双脉网在等待被连接。

但他并不着急。探测器的能量核心里,星核传递的火星地脉能量正在与地球的地脉能量交融,屏幕上的星图在缓缓展开,像幅永远画不完的画。赵山河的笑声、阿刺的惊呼、林小满的计算声,在货舱里交织成最动听的旋律,与星尘引擎的轰鸣、脉蜂的振翅、星核的微光一起,奏响了属于他们的星际乐章。

冰穹的天脉风轻轻吹过,带着地脉泉的清香,带着星尘的微甜,带着通玄司的晨雾气息,吹向更远的宇宙。李阳握紧手里的锚心,感受着地球与火星的地脉在掌心共鸣,突然觉得,所谓的守护,从来不是抵达终点,而是在无尽的旅途中,带着同行者的温度,一直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火星的红色尘埃在探测器周围扬起细沙般的雾,李阳蹲在星核晶体旁,指尖抚过冰凉的表面。晶体里的人影正缓缓舒展,周身的金银光流顺着沙粒渗入地下,所过之处,暗红色的土壤竟泛起淡淡的绿意——是经纬藤的种子被星核能量激活了,细如发丝的根须在沙下织出金色的网。

“魏博士发来了培育方案。”林小满抱着测算仪跑过来,靴底的防滑纹在沙地上印出整齐的小坑,“他说要把星核的能量分一半给地球的双脉网,剩下的用来催生火星的‘守护林’。测算仪显示,只要三个月,经纬藤就能长满整个北极冰穹,到时候这里会像地球的世界树一样,自动调节天脉地脉的平衡。”

赵山河的机甲正往探测器货舱里搬运星核碎片——刚才冰岩裂开时溅出的碎晶,每块都像裹着星光的玻璃。“周野那老东西又在催,”他把块拳头大的碎片扔进箱子,金属碰撞声在货舱里回荡,“说要用这玩意儿做‘星际罗盘’,能直接定位银河系的地脉节点,比你的测算仪靠谱十倍。”

“才不会!”林小满立刻护住测算仪,屏幕上的星图正随着星核碎片的靠近闪烁,“罗盘哪有我的动态测算精准?等会儿我就把火星的地脉参数输进去,让它能预测星尘风暴的轨迹,比周野前辈的老古董先进多了。”

阿刺蹲在沙地上,信号麦的须子缠着颗星核碎晶,须尖的小花开出淡紫色的花瓣——那是吸收了天脉能量的缘故。“麦子说金星的地脉节点在云层里,”她突然抬头,发梢沾着的红色沙粒落在睫毛上,“那里的‘雷脉藤’会引天雷,脉蜂的尾针得再强化,不然会被劈成焦炭。”

李阳望着远处正在蔓延的经纬藤,绿色的藤蔓在红色沙地上格外显眼,银纹里流动的光与星核遥相呼应。“先在火星建个前哨站,”他站起身,沙粒从指缝间漏下,“赵山河,用你的机甲搭个能量屏障,挡住夜间的极寒;林小满,校准双脉网的传输频率,别让地球的地脉能量在传输中损耗;阿刺,让脉蜂在藤曼上筑巢,它们的粪便能当肥料,比带过来的营养剂管用。”

前哨站的能量屏障在暮色中亮起淡蓝色的光,像个倒扣的玻璃碗,把星核和刚发芽的经纬藤护在中央。赵山河的机甲正往屏障边缘钉共生钢桩,桩子上的银纹与屏障的光流产生共鸣,让原本透明的屏障多了层金色的纹路。

“这屏障能扛住星尘风暴不?”他拍了拍钢桩,回声在寂静的火星表面显得格外清晰,“上次在小行星带,老子的机甲涂层都被刮花了,这鬼地方的风暴听说能把石头磨成粉。”

林小满的测算仪突然发出蜂鸣,屏幕上跳出组数据:“今晚有场小型星尘雨,能量强度只有南极星尘甘露的十分之一。”她往星核晶体旁放了个收集器,“正好试试能不能用它收集天脉能量,周野前辈说这玩意儿能当星际燃料,比星尘引擎的效率高五倍。”

阿刺的脉蜂们在经纬藤上忙碌着,尾针沾着金色的液体往藤蔓的花苞上抹——是从星核碎片里提炼的能量液,能让花苞提前绽放。“明天就能开花了,”她数着花苞的数量,“魏博士说火星的经纬藤开花时会结‘星果’,果皮能做抗辐射服,果肉能当能量棒,比地球的好吃十倍。”

深夜的火星表面格外安静,红色的沙丘在星光下像沉睡的巨兽。李阳靠在能量屏障内侧,共生刃的银纹与屏障的光流同步起伏。他翻着林小满整理的火星地脉手册,最新的一页画着星核里的人影,旁边写着“疑似地脉意识的具象化”,字迹娟秀,还画了个小小的问号。

“李哥,你说其他星球也有这样的‘意识’吗?”林小满抱着膝盖坐在旁边,测算仪的屏幕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绿光,“就像地球的小雅姐姐,火星的这个人影,会不会也在守护这里的地脉?”

李阳想起陈默日记里的一句话:“地脉不分星球,意识不分形态,都是宇宙呼吸的节奏。”他合上手册,望着星核里渐渐清晰的人影:“或许吧。但不管有没有,我们要做的事都一样——让双脉网连起来,让每个星球的地脉都能自由呼吸。”

星尘雨在凌晨落下,细小的光点像萤火虫,顺着能量屏障的纹路往里钻,被收集器稳稳接住。赵山河的机甲突然发出警报,屏幕上显示着远处沙丘的异动——是星藤,它们的根须正顺着经纬藤的脉络往屏障里钻,银纹在星光下闪闪发亮,却没有攻击的意图,反而像在传递某种信息。

“它们在送东西!”阿刺突然指着根须的末端,那里缠着颗黑色的石头,表面刻着与星核相似的螺旋纹,“麦子说这是‘火星记忆石’,里面藏着十亿年前的地脉数据,比玄空子前辈的笔记还古老!”

林小满的测算仪立刻对准记忆石,屏幕上的代码像瀑布般滚动,很快解析出段全息影像——没有声音,只有画面:红色的土地上长满了参天大树,金色的能量在林间流动,无数与人影相似的光团在树间穿梭,最后画面定格在星核形成的瞬间,像颗种子落入土壤。

“原来星核是这么来的……”林小满的声音带着颤抖,“它不是天生的,是火星地脉能量凝聚了十亿年才长成的。就像地球的世界树,需要时间,需要守护,才能慢慢长大。”

天亮时,经纬藤的花苞果然绽放了,淡紫色的花瓣在能量屏障里轻轻摇曳,引来成群的脉蜂。星核里的人影伸出手,似乎在触摸花瓣,金色的光流从指尖涌出,让花瓣上的纹路变得像星图般清晰。

赵山河的机甲正在装载星果,货舱里已经堆了半箱,果皮上的银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周野说要把这些果子做成标本,放在通玄司的博物馆里,”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老子觉得不如烤来吃,说不定能尝出星星的味道。”

阿刺把记忆石小心地收进培养箱,旁边摆着刚采集的星尘雨样本。“魏博士的观测站已经在月球动工了,”她的信号麦须子缠着李阳的手腕,“等火星的前哨站稳定了,我们就去金星。麦子说那里的雷脉藤开花时会打雷,声音能传到地球呢。”

李阳望着能量屏障外正在蔓延的绿色,经纬藤的根须已经扎进红色的土壤深处,与火星的地脉紧紧相连。他知道,火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金星的雷暴、木星的漩涡、更远的星辰,都在等着他们。但此刻,看着身边忙碌的身影,看着星核里温柔的光影,看着这片正在复苏的红色土地,他突然觉得,慢慢来,也很好。

星尘引擎的预热声在远处响起,那是赵山河在测试新改装的星际模式。林小满的测算仪里传出周野的笑声,大概又在炫耀新发明。阿刺的脉蜂们在花丛中飞舞,尾针的光与星核的光流交织成网。

李阳握紧共生刃,刃身的银纹在晨光里泛着暖光。前路漫漫,宇宙无垠,但只要这双脉网还在延伸,只要同行的人还在身边,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没有写不完的故事。火星的风轻轻吹过,带着新生的草木香,吹向更遥远的星际,像在说:“别急,我们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