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他们只需飞鸽传书提醒落霞山加强戒备,或派兵增援,我军这突袭之策,便前功尽弃,甚至可能反中埋伏!”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刚刚兴奋起来的众将瞬间冷静下来,意识到了问题的棘手。
“大帅,可否分批次,以小股部队形式,趁夜色掩护,悄然离营?”
一名将领试探着提出建议。
李敬缓缓摇头:“四万兵马,非小数。”
“即便化整为零,调动频次增加,同样会引起对方哨探的注意。”
“楚军不是瞎子,长时间的异常兵力流动,他们不可能察觉不到。”
“那……可否挖掘地道,或者寻找隐秘小路绕行?”又有人献策。
“时间来不及!”
李敬断然否定,“挖掘地道工程浩大,且极易被察觉。”
“寻找隐秘小路,或许能通行小股精锐,但无法满足四万大军,尤其是三万骑兵的快速通行需求,我们要的是速度!”
“或许可以制造一场混乱,比如佯装营啸,趁乱调兵?”副将张巡沉吟道。
李敬依旧摇头:“风险太大,且难以控制,一旦假戏真做,引发真正营啸,后果不堪设想。”
“楚宁多疑,未必会信。”
一连几个提议都被李敬有理有据地否决,帐内刚刚升起的希望之火似乎又黯淡了下去,气氛重新变得沉闷。
难道这看似绝妙的计划,竟要因无法调兵而胎死腹中吗?
诸将面面相觑,苦思无策。
赫连无咎也抱着双臂,粗犷的脸上满是烦躁,他习惯了草原上直来直去的冲杀,对这种需要精密算计的偷偷摸摸颇感不耐。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李敬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座巍峨的镇南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算计的光芒。
他沉默了片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意味:
“既然无法悄无声息地离开,那么,我们便反其道而行之。”
“让我们的调动,变得合情合理,让楚军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军事行动,从而不会深究,更不会联想到我们会突袭落霞山!”
“如何让调动变得合情合理?”赫连无咎忍不住追问。
李敬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说出了他大胆而冒险的计划:
“明日,本帅亲自前往镇南关下,邀那楚宁阵前一叙!”
“阵前叙话?”众将皆是一愣。
“不错!”
李敬语气肯定:“见面之时,我会故意以言语激怒于他!”
“楚宁年轻气盛,如今又携新灭大汉之威,心高气傲,岂能容忍当面受辱?只要他被激怒,双方极有可能爆发一场前哨战!”
他环视众人,眼中精光闪烁:“一旦打起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军为了应对战局,进行兵马调动。”
“比如将部分骑兵调往侧翼迂回,或者抽调部队增援某处战线,这不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