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父亲李成桂病情加重,患上了一种喉咙仿佛有火焰在烧的怪病,不能说话。心灰意冷的他将王位顺势传给了李芳果,完成了权力交接,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芳果又称朝鲜定宗,顺利登基成为朝鲜第二任君王,但他何德何能,能镇住自己那么多的虎狼兄弟,那王座于他而言如坐针毡。
在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四哥李芳干与李芳远均掌握兵权并觊觎王位。
因李芳远功勋显赫且势力强大,李芳干在部下朴苞煽动下决定先发制人,只不过这两个小菜鸡执行不力,导致计划泄露。
李芳远随即提前部署应对,甚至试图与这个哥哥达成和解。
已成为国王的李芳果出来劝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用上了,但李芳干上了头,无视国王命令,率兵在开城发动叛乱,双方展开巷战。
正所谓菜就多练,李芳干是又菜又不练,被李芳远打得是满地找牙,最终落得,自己被流放,部下朴苞遭处决的命运。
这时李芳果才刚刚接任王位不过一年……
看到日入中天的胞弟李芳远,李芳果自愧不如,为自保,就在同年将李芳远立为“王世子”,让其成为了朝鲜的太宗,第三任国王。
说起来,李芳远的登基之路可谓坎坷,但这人在处理外交之上很有一套,早在洪武年间出使大明之时,就已与朱棣结交,两人关系颇为不错。当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他是第一个派史官进京恭贺明成祖登基的藩邦。
朱棣也是称赞其“识时通变,”随即册封李芳远大明认可的朝鲜国王,并赐予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等物,开放互市。
从此,朝鲜进入李芳远时代,发展较为顺利,这些年不仅从未断过朝贡,更是频繁敬献绝色佳人,充实朱棣的后宫,帮助明成祖寻得初恋的感觉,一来二去也就关系融洽起来。
而李芳远确实是个人才,在位期间对整个朝鲜进行了一轮大改革,首先是撤销门下府和都评议使司,将其合并为议政府,并创立了六曹官员直接启禀国王而不经由议政府的“六曹直启制”。
为杜绝再有人造反,李芳远废除高丽的私兵制,实行统一的府兵制,集兵权于中央。并召集都内衣冠子弟,设立“鹰扬卫”和“别侍卫”,变成朝鲜版的锦衣卫……
最神奇的是,李芳远也在朝鲜实行了号牌法,规定10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均按身份佩戴一种号牌,上书姓名、住址、面色、身长、有无胡须等,在发牌时进行户口登记。
如有不戴或伪造、遗失、借用者,要受处罚。两班贵族的号牌用象牙或鹿角制成,平民的则用杂木。
听完这老家伙的介绍,林川只觉得……朝鲜原来也并非所有人都是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