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 整顿市场(2 / 2)

而第二天,太子也是做好了充足准备,在早朝时,直接将地方官员巧立名目,六部之中有人暗通款曲,致使许多不必要的垃圾国债充斥明联储,在眼下这些国债项目全变成了致命的毒药,祸害大明国库,苦不堪言。

太子虽这么说,自然有利益相关者出面驳斥,表示厚非。如果觉得项目有不妥的地方大可讨论,但一刀切说官吏中饱私囊,就寒了许多做事官吏的心,望陛下明察。

黑白这种色调永远不会出现在政治之中,因为总有大儒能把黑得说成白的。朝堂之上也就炸开了锅,说着说着有人就开始哭诉,“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都是替朝廷办事,做得越多,受得委屈却越大呢?”

可惜,朱棣不是谜语人,只是一声令下,“都给朕闭嘴。”

喧闹的朝堂顿时传来齐刷刷的跪地之声,再无人敢发一言,管你是委屈,还是义正词严都必须收起自己的表演。

接下来,皇上发布了申严官吏犯赃之禁,

圣上谕法司曰:唐太宗憎恶官吏贪浊,有犯赃者必绳之以法。所以,当时的官吏崇尚清廉严谨,百姓也免于搜刮之苦,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朕也屡敕中外诸司不许随意役使一人,擅自敛取一财。但是,不法官吏却仍恣肆如故。今后,如有官吏贪赃枉法,决不宽恕,必严惩之。

朱棣不是朱元璋,但凡这事落在太祖头上,这些家伙不光要把贪赃枉法的钱财都上缴不说,大明的人口都会因为他们的九族得到进一步的缩减。朱棣等于给朝廷百官发布了一轮警告,表示你们的小伎俩已被识破,再不收手,我可要拔刀子了。

听得懂的自然悬崖勒马,不再造次,而听不懂的依然会扛不住金钱的诱惑,继续疯狂敛财,但等着他们的自然是朝廷的制裁,教坊司的姑娘又要添新人,他家的坟头也要多长几个包出来了。

朱棣知道林川重新执掌明联储,心中很是宽慰,至少没有官职,他也没打算放下朝廷不管,依旧在积极处理财政要务,积极解决现在朝廷遇见的危机。

相信明联储在挺过了这么一轮困境之后,不管是国债市场还是宝钞市场都会得到极大的完善,日后再遇见什么恶意炒作之事,朝廷也会知道该如何应对。

只是林川没有想到,整顿市场居然会这么累,这还是在有奥雅,公孙堂,外加方仓几乎无上限的人才投入其中的结果。要是没有庞大的人力支持,光指望林川一个人力挽狂澜,也是痴人说梦。

毕竟林川的人生格言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能不用就不用,听说过累死的,没听说过懒死,懒不是病,是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