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内,再次接到了夏侯渊的求援消息。
但这次,邺城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派出军队去救援。
城墙上,钟繇、卫觊、曹肇三人齐聚,面色凝重地望着远处夏侯渊营寨方向。
即便相隔数里,依旧能看清冲天的火光,隐约听到传来的喊杀声,可见战况之激烈。
“黄忠又在攻击城外军营了,这次火光如此之大,看来楚军是在倾力攻营。”
曹肇年轻,有些沉不住气。
“曹小将军莫慌。”
钟繇老成持重,抚须沉吟片刻,而后说道:“前面两次,楚军都是明面上进攻夏侯征西在城外的军营,但却都能被夏侯将军轻易击退。”
“反倒是在我们去支援的路上,调集精锐阻拦,明显就是在打我军援军的主意,多半是想要消耗我军生力军,为后面士颂大军到来,提供支持。”
曹肇看了看远处的火光,疑惑道:“但是这次火光如此之大,应该是在全力攻击城外军营吧。”
“这么大的火势,难道还能做假不成?”
钟繇却摇头,担忧道:“楚军奸诈,虽然士颂和贾诩两个腹黑心狠的还没来,但马良其人,也多有才略,不得不防。”
“这般大火,未必是全力攻击,点燃了夏侯妙才得军营。”
卫觊点头附和:“钟大人所言甚是,也有可能只是少数部队,虚张声势,再派出民夫在周边点燃大火,迷惑我军。”
“而他们的主力,却依旧是在半路等待,准备全力突袭我军派出去的支援部队。”
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时代不知道有没有流传度。
但是,在已经吃过两次亏的曹魏邺城守军,多少还是有自己的顾虑。
一时间,三人僵在了这里,不知道如何应对。
片刻后,还是卫觊试探着说道:“为何每次都是他楚军主动,我曹魏被动应对。”
“现在来的军队,不过是黄忠的先锋部队而已。又不是士颂的主力大军,我们何必畏畏缩缩。”
“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曹肇眼睛一亮:“如何将计就计?”
卫觊道:“我们可仍派军队,前往救援,但行军速度放缓,做好防御准备。”
在卫觊看来,黄忠攻夏侯渊是假,想要从曹魏邺城援军身上咬下肉来才是真,他的谋划,都是基于这个点来进行谋划的。
“同时,我军军力比黄忠老儿的先锋部队,要充足得多。”
“我们完全可以另外派出一支部队,另遣一员上将。譬如孟达将军,率领一支精锐骑兵,不走直线,而是绕道,直接突袭楚军军营。”
钟繇拍手道:“好,此策或许可行。”
“不论黄忠是想要吃我军援军,还是真攻妙才将军,他自己的军营内,人手必然空虚。若袭营成功,则可迫其回救,外寨之围自解。”
倒是曹肇,有些迟疑。
“此策或许可行,但亦有风险,若袭营不成,或黄忠真的在全军猛攻,而我救援不及时,夏侯征西那边,可就有危险了。”
到底是全力救援,还是分兵袭扰,亦或是谨慎缓进,三人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决断。
三人都觉得楚军诡计多端,每一步都可能藏着陷阱,试图找出一个万全之策,反而陷入了过度算计之中,贻误战机。
“报!”
一名哨骑飞驰而来,给他们带来最新的情报。
“禀报各位大人,我军斥候反复探查救援路径两侧,并未发现任何伏兵踪迹。”
“什么?”钟繇等三人同时一愣。
“难道黄忠这次,真的是全力进攻夏侯渊?”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而焦急的声音从台阶下传来。
“为何还不出兵救援?夏侯征西那边,不论黄忠真攻假攻,我们都得及时救援。”
“否则对面楚军,十假之中,忽来一真,城外军营危矣。”
只见田豫和牵招二人,全身披挂,大步流星地走上城头。
他们二人在幽州,也是久经战阵,深知战场瞬息万变,最忌犹豫不决。
田豫心中着急,直接对着钟繇和卫觊吼道:“太尉大人,尚书大人!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算计来算计去。”
田豫似乎在第一时间,就明白过来,为何城内没有第一时间出击,一定是这两人想得太多了。
“根本都不用探查,楚军若真有伏兵,岂会让我斥候轻易发现?”
“马良用计,又岂会次次相同?如今外寨火光冲天,杀声动地,分明是楚军见前计不成,改为强攻硬打。”
“现在,黄忠马良他们,拼的就是时间,就是想要在我援军赶到之前,把城外军营打残。”
牵招也沉声道:“田将军所言极是。现在每一刻,都关乎外寨存亡,关乎数万将士性命,当立即发城内精兵,以最快速度驰援!”
“至于其他谋划,也都要等救援部队出发后,再做谋划。”
这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一番怒吼,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惊醒了陷入思维定式的钟繇等人。
钟繇猛地一拍城墙:“我等糊涂!被马良前两次的算计,弄得缩手缩脚。”
“快!曹肇、朱铄,即刻点起所有骑兵和精锐步兵,由你二人亲自率领,以最快速度驰援!”
“田豫、牵招将军,劳烦二位也从旁协助,统筹指挥!一定要快啊!”
曹肇等人再不敢怠慢,抱拳领命,匆匆奔下城墙。
很快,邺城南门再次洞开,这一次,数万精锐不再犹豫,不再谨慎缓行。以最快的速度,向着那片火光冲天的战场狂奔而去!
只是这援军,一步慢,步步慢。
曹魏城外军营大寨。
对于夏侯渊来说,他带着五万大军到城外安营,其实人数上来说,和对面黄忠的部队差不多,而且他还是依靠军营防守。怎么看都有优势。
只是很多时候,战争不仅仅看人数,不仅仅看防御的优势的。
楚军这几年来,势如破竹,士气正旺。
再加上黄忠麾下的这五万先锋部队,都是主力战兵,实力强劲,即便是夏侯渊有着防守的优势,真打起来,也未能有优势。
“征西将军,不好了,我看到李司马被楚军俘虏了。”赵颙安定了军营后方,配合张虎将军营内的大火扑灭,便来到了夏侯渊身边。
“什么!李祯那个废物,现在可没精力去救他。”夏侯渊咬牙道。
“听闻李典将军,面对士颂劝说,宁死不降,这李祯小将军被抓,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见夏侯渊脸色不佳,赵颙继续说道。
“军营内的火势已经控制住,如今楚军攻势虽猛。但只要我们守住营垒,而后将营外的火势也控制住。”
“要不了多久,邺城方向的援军到来,我们内外夹击,楚军必败!”
“不如让我第一队人,沿营寨游走,将外围的栅栏,鹿角,进行修补。一来可延缓楚军的攻势,二来,看能否有机会,救上李祯一救。”
夏侯渊也不犹豫,当即同意。
“好,若是有效,我亲自率一队人到一线支援,鼓舞士气,让大军把楚贼推出去。”
赵颙本想要劝说几句,但这种情况下,主帅亲临一线,还是很有意义的。
虽然不像什么“龙纛前压”那么有魄力,但也同样能振奋士气了。
不得不说,赵颙带着一队人,冲到一线,并不参与战斗,而是全力修补工事,扑灭大火。
看似简单的行为,对于防守方的曹魏部队而言,潜移默化中,多了不少支持力度。
原来被点燃的鹿角,现在又能勉强站人,拦住楚军的冲击。
原来无法立足的栅栏,如今又可以让长枪手,隔着栅栏刺出长枪偷袭。
曹魏士兵,虽然战力稍弱,但防守方的优势得到了补充后,他们在楚军面前,还是能有一战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