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北直隶方面军统帅岳乐的布置灵活多变,攻守有度;
山西方面年轻的统帅杰书的军事布置也是可圈可点,不遑多让。
只是不管是山西方面,还是北直隶方面,清军所面临的中汉军实力更强,清军的压力更大,在清国“天命已去”的情况下,他们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做到像东面莽依图那样的效果。
北直隶方面,凭借着岳乐的稳扎稳打和适时出击,一度给中汉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双方开展的是艰苦卓绝的阵地战,对每个州县进行反复的争夺,中汉军河北道的大军始终不能取得快速突破。
但是相对于中汉国充沛的后勤物资供给,本就产出不多的清占区因为清军肆无忌惮的掠夺,变得更加不堪重负,表面上勉强支撑的背后,是底层民众日益浓烈的怒火。
东面的河北一带既然暂时无法取得快速突破,中汉国皇帝张鹿安也把眼光放在了西面的山西河东路。
但是当中汉西路军前锋总兵张勇和副将罗蕴章对风陵关发动进攻后,立刻遭到清军的杜敏所部的强力反击,中汉军初战受挫。
中汉军河东道大军行军大总管陈利六和副总管张华商议后,认为晋陕交接处的黄河长达千里以上,清军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定会有疏漏之处,派人沿着黄河对清军阵地进行广泛的侦察工作。
不久,山西永宁州方面传来令中汉军民振奋的消息,清守将王言看到清国大势已去,主动派人越河向中汉军投诚。
清将王言原本跟随马绍愉投降,因为部下兵力薄弱,一开始并不受清廷重视,如今“国难当头”之际,才将他给拎出来,王言没有因为“受重用”而感激,而是觉得清廷是拿他来当炮灰。
他可没有当炮灰的觉悟。
而得知清将王言准备投诚的消息后,中汉河东道大总管陈利六很兴奋,当即命令配属于己的独立骑兵第三协赵不同所部,迅速北上,在王言所部的接应下,从吴堡渡河。
中汉将领赵不同来到吴堡后,再次派人与王言确定了具体情况,只是王言还有难言之隐,那就是部下中有数百名满蒙监军并不与他同心,他想动手清理却力量有限。
赵不同听说后,当即命令部下游击将军依特拜率领所部骑兵装扮成清军援兵的样子率先渡河,诈称河套来援兵力,再让游击李汝桂率领骑兵第十二营随后继进,扩大战果。
清将王言按照约定计划,亲自出面委派营内的满洲正黄旗佐领瓦音布率领数百名满蒙将士前往确认“援兵”的真伪。
清将瓦音布不知是计,命令部下甄特率兵百人留下继续监视,他率领数百名满蒙大兵出营查看河防虚实以及亲自确认来援的蒙古部落兵。
他刚出营不久,已经打定主意投诚中汉的清将王言,便督率亲兵千余人对留下的满洲将领甄特所部百余人发动了进攻,清将甄特带着所部士兵占据了永宁州城外的一座小山坡拼死抵抗,王言所部竟然始终无法将其攻下。
久攻不下的情况,令王言所部的底层将士开始心下焦急起来,他们很多人都是出生在“大清”的世界里,压根没有所谓的民族意识,很多人开始串联,要将叛贼王言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