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这十三个县情况确实复杂(2 / 2)

白晚晚笑着把报告归拢好:

“我今天把这些报告再润色修改一下,补充些细节。

比如灾后防疫的具体措施、临时粮点的分布规划,还有各村互助组的组建办法。”

她铺开宣纸,提笔疾书。

凭借着前世的经验和治理清水县的心得,她条理清晰地列出每一步该做的事:

先组织村民清理街道淤泥、掩埋病死牲畜,做好卫生防疫。

再统计各村受损的田地、房屋,登记造册。

接着协调清水县调运的种子、农具,按户分发。

最后根据每个县的地势,初步规划排水渠和简易堤坝的修复方案。

她写得细致,连灾民每日的救济粮标准、工匠的调配安排都一一注明。

忙到暮色渐浓,才把修改好的报告整理完毕,递给知微:

“明天就让他们照着这份修改后的方案动手,有不懂的地方,让他们随时来问我。

咱们一步一步来,总能把这南境重新盘活。”

淤泥清理干净后,南境的灾后重建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首先是恢复家园。

百姓们遵照白晚晚的部署,先将洪水冲垮的房屋残骸清运出去,把尚能复用的木料、瓦片分类规整好。

砖厂烧制的青砖一车车运往各村,大家按之前商定的规则领砖。

有积蓄的按成本价购买,暂时没钱的就先登记欠账,日后通过帮砖厂干活或务农盈利来抵偿。

壮劳力们扛着铁锹挖地基、砌砖墙,地基挖得比旧时更深,墙体也垒得更厚实,以防洪水再次侵袭。

老弱妇孺则负责拾掇柴薪、准备饭食、照看孩童。

与此同时,村里的道路也重新修整,铺上碎石与新土,反复夯实,确保行人往来安全。

紧接着是保障生计。

白晚晚派人对未被完全淹毁的农田进行翻耕,清除烂根与杂草,又从外地调运一批耐涝的稻种、蔬菜种子分发给农户。

百姓们扛着锄头奔赴田间,挽起裤脚在水田里插秧,田埂两侧种上豆角、南瓜等易生长的作物。

她还组织村民在河边搭建简易渔网,捕捞鱼虾改善伙食,同时安排工匠修补破损的水车,保障农田灌溉需求,让地里的庄稼能顺利生长。

家园重建初见成效,白晚晚便将重心转向第二件大事,治理水患、防范洪水。

她亲自带领幕僚与熟悉地形的村民,勘察南境各地地势,制定出因势施策的治水方案。

针对河道狭窄、两岸为坚硬岩层的区域,白晚晚决定修建大坝拦洪。

开工当日,数万百姓自带铁锹、锄头齐聚工地,先深挖数丈地基,再将开采出的大块岩石与夯实的黏土层层堆砌。

大坝坝身修得宽达三丈、高达两丈。

对于与清水县地形相似的平原地带,白晚晚则沿用此前的成熟经验,直接炸出了一条护城河。

同时在村庄与农田之间开挖纵横交错的排水渠,将水渠与主河道连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网络。

即便遭遇暴雨,村内与田间的积水也能快速排出,避免淹没房屋与庄稼。